文書還沒寫幾行,丁玉便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出現在面前,還以為出現了幻覺,直至朱輔跪下喊萬歲時,丁玉才反應過來,連忙跑出來跪拜。
朱元璋冷哼一聲,臉色難看地走向桌案:“朕將中都交給你們,你們口口聲聲讓朕寬心。前段時日,太子來中都,發現百姓苦,軍士苦,匠人苦,朕尚不信,如今微服而至,發現太子所言,還是挑了好聽的說了!丁玉,你愧對朕對你的重托啊!”
(請)
n
朱元璋蒞臨中都
丁玉緊張起來,見朱元璋布衣,顯然是看到了中都的真相,既是如此,索性直言:“陛下,中都營造乃是國事,中立行大都督府不敢耽誤,興是底下將校急躁了一些,嚴厲了一些,但終歸是為朝廷辦事,忠心耿耿,效忠陛下。”
“呵,好一個忠心耿耿!”
朱元璋坐了下來,大手猛地一拍桌案,厲聲道:“你們打算將鳳陽的百姓全都累死、餓死,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忠心?百姓乃是朕之父母,是你等衣食父母,如此霸道奴役,豈能說是忠心?”
霸道,奴役?
丁玉看了一眼朱元璋便低下頭,說我們霸道,倒不如說你自己吧,若不是你執意建造中都城,哪里會有這么多事,若不是你下旨征調這么多百姓,又怎么會有奴役之事?
這幾年來,中都大興土木,奴役百姓不下百萬,這是我等官員可以做到的事嗎?
不是,一切都是你!
我們不過是為你做事,服從你的安排罷了。
丁玉不敢直接掏出心窩子里的話,否則老朱很可能一怒之下,將自己的心給挖出來,他憤怒失去理智的時候,啥事都能做出來。
見朱元璋余怒未消,丁玉咬了咬牙,進言道:“陛下,臣有一言,不知當不當講。”
“講!”
朱元璋沉聲。
丁玉知道這不是一個好的進言機會,但也明白,此時不說,后面更難有機會,便狠心下來:“陛下,臣以為中都雖是龍興之地,然龍騰九霄,盤臥金陵,不宜輕動。何況此處災荒頻頻,無數百姓只能倚仗朝廷賑災救濟過活,若成帝都,日后朝廷不僅要養官、軍,還需養民無數。”
“自古以來,只見萬民養朝廷,稅賦于糧倉。唯百姓困頓災荒時,開倉賑災。從不見年年日日,百姓無耕作于野,無勞作于田,吸血于朝廷。夏收無,秋收無,春日哀,冬日流。臣以為,中都之地,不足以支撐起大明王朝千年萬年國運!”
朱元璋凝眸,看著丁玉:“這些話,為何在金陵不說?”
丁玉苦澀地搖了搖頭:“陛下欽定,皇命難違。我等若進諫苦勸,定會讓陛下以我等為不臣之臣,忠言難入耳。如今陛下微服察訪,想來對中都知之甚多,此時若還是不言,臣心不安。”
朱元璋沉默了。
對于中都營造一事,自己確實忽視了許多反對之聲。比如,劉基曾直言鳳陽為國都斷不可行。
可支持鳳陽為國都的聲音也多,比如出身為淮西的公侯勛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