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年前,沉船案
這是兩個奇特的人。
在李宗風、李承義打量顧正臣、蕭成的時候,顧正臣也在打量對方。
很顯然,所謂的觀人望氣,不過是考校眼力。
每個身份,都有著自己的行為特征,比如經常耕作的農夫,皮膚必然是粗糙中帶著黝黑,雙手滿是風霜,且繭子又厚又老,比如衛所軍士,行動與坐立之間,總帶著長期征戰的影子,手習慣放在腰間武器的位置,目光銳利且警惕,走路大步流星,手中會有繭子,但繭子的分布很不均勻,可能是射箭磨出來的在手指之間,可能是手握長刀或長槍,在虎口之間……
你指望農夫一個個臉色白皙,軍士涂上發膠,弄死一群人之后還衣不染塵,面不帶血,那不是白癡編劇,就是無腦導演。
通過細節的觀察,去推斷來自何處、具體身份、特長,并不是高深莫測的學問,與知縣推理判案有些相通。
只不過調查案件的觀察更傾向于“推理”,而眼前兩人的觀察,顯然是“察言觀色”。
李宗風一抱拳,對顧正臣道:“在下李宗風,這位是長子李承義,字長歌。敢問小兄弟姓字名誰?”
“張三。”
顧正臣看著李宗風,單刀直入:“聽聞你在這洛陽鎮結交四方好友,頗有威望,連縣太爺的話都不如你的話好使,可是如此?”
李宗風哈哈大笑,連連擺手:“這都是街坊們吹捧來的,咱不過就是一百姓,怎敢與縣太爺相提并論?!?/p>
顧正臣淡然一笑,也不深究,轉而詢問:“這洛陽鎮似與惠安縣其他地方不同,沿街百姓叫賣之聲也多是漢話,這是為何?”
李宗風見顧正臣如此一問,不由地嘆了一口氣:“此事說來,還與西晉時期的五胡亂華有關??磸埿⌒值苋逖挪环?,想來也應知那段黑暗日子。三國后期,中原人口銳減,魏晉不斷招撫五胡,先后將二百五十萬鮮卑人、七十萬匈奴人、八十萬羌人,一百萬氐人內遷。到了西晉末年,因八王之亂,漢人數量已遠遠低于五胡數量……”
顧正臣心情沉重。
任何一個漢人聽到五胡亂華時都不會有好心情,可以說那是漢民族幾乎滅絕的最黑暗時刻。
一個兩三千萬的漢民族,硬生生被人殺成了幾百萬的少數民族。
李宗風講述著:“那段時間里,漢人只能選擇逃亡。其中一支前往西北,河西走廊一帶。另一支則南下,進入江西、福建等地。后來,無論是唐初戰亂,還是唐末戰亂,亦或是南宋敗亡,都有不少人南遷至此。最初遷移過來的漢人,以洛陽人為主,便將此地稱之為洛陽……”
洛陽鎮的百姓,大部分是北面漢人遷過來的,以漢話為主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“對于惠安縣的唐琥,你知道多少?”
顧正臣突然換了話題。
李宗風猛地警覺起來,李承義也吃驚地看著顧正臣。
“怎么,這個名字不能提?”
顧正臣見兩人神情凝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