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苗頭,讓在場的幾位提督和鄭泰、鄭襲等人有些不寒而栗,這種事情絕不能發生。
黃廷不敢置信的看著鄭成功,關進大牢、免去前提督之職,這些都好說,只要兵權在手,翻身不過轉瞬之事。況且鄭家軍現在形勢嚴峻,內部紛爭不斷,藩主也需要自己這樣的親信大將支持。但若沒了兵權,就等于老虎沒有了爪牙,誰會怕沒有了爪牙的老虎啊。
黃廷一直以為,鄭成功只是高高抬起,輕輕放下。在場的諸位都會為他求情的,畢竟大家都辛苦拼殺了十幾年才榮登今天的高位,榮華富貴尚未傳承子孫,誰也不希望僅僅因這樣的事情而落到如此下場。
所犯錯誤又不是投靠偽清這樣的大錯,怎么能夠給予這么重的處罰呢?
若沒有了兵權,還怎么東山再起?
沒有了軍權,即便是投靠偽清也沒有依仗啊,偽清豈會給人高位?
這是絕對不行的。
但剛剛鄭成功說了從死刑減為撤職,若再提出反對意見,若真的惹得鄭成功惱羞成怒,撤職變死刑,那就不好了。
黃廷目視鄭泰,希望這個鄭家軍的二號人物,站出來給自己撐一下腰。平時的孝敬可沒少送啊。
鄭泰當然不愿意這五個兵鎮掌握在鄭錦手中,現在鄭錦已經有了陸師九鎮,水師四鎮,若再執掌黃廷這五個兵鎮,其手中的實力將遠超自己,更不要提鄭成功手中掌握的了。
兵力沒有鄭成功、鄭錦手中的多,那還搶什么鄭家軍老大的位置啊。
鄭襲自然也不愿意看到鄭成功手中掌握的軍隊數量再次攀升。這黃廷前提督的五個兵鎮都是與偽清十幾年戰斗中磨礪出來的,是鄭家軍少有的精銳,怎么能夠掌握在鄭錦手中呢。鄭錦一個毛頭小子怎么配掌握這么大的軍權!
亂世之中,有兵就有權,有權就有榮華富貴,甚至王公之位,都可以奢望一看。
君不見,南明的秦王孫可望、晉王李定國、蜀王劉文秀若不如此。手中若無兵權,誰會理睬你呢?
鄭泰猶豫再三,起身道:“藩主,關于永安伯一事,您是不是再考慮一下。畢竟現在軍心不穩,若貿然更換主將,會影響復臺大計,也會讓一些將士離心離德,末將建議,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為好。”
鄭襲也勸道:“藩主,建平侯所言極是。此事牽扯極大,糧庫被燒一事,已經讓眾人人心惶惶,若再免去黃提督兵權,恐會發生一些不忍言之事啊。萬望藩主三思。”
五軍戎政楊朝棟反駁道:“建平侯、鄭將軍所言大謬。永安伯犯下如此大錯,按軍紀本應處死,藩主惜其之才,憫其之功。加之世子等人求情,才免于死罪。然,軍法無情,我軍之所以驍勇善戰,屢敗韃清,靠的就是軍紀森嚴,將士用命。
永安伯按律被罷前提督之職,已經是藩主恩寵有加。前提督一職,至關重要,且正逢攻臺之時,前提督所轄兵鎮,正需要一名英勇果敢之人統帥他們,以建立更大的功勛。
藩主出于此項考慮,將前提督所轄五個兵鎮交由世子統領,是在合適不過了。在座的眾將之中,也挑不出比世子更合適的人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