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月內要八千人的招募、訓練啊,這可是一個絕大的工程啊,自己對兵法一竅不通,怎么能夠處理這些問題呢?
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就能夠處理的。前世征兵,自己鎮上每年也才僅僅10余個符合條件的。現在征兵的條件雖然不高,但首先要有人應征啊。
拉壯丁應該不是很合適吧。
三個月內要完成征兵、訓練,還要形成一定的戰斗力,這還真的是有些困難。僅僅是征兵估計都要兩三個月了吧,更何況還要訓練呢?
好像古代軍隊不訓練個半年以上,很難形成戰斗力啊。即便是訓練火槍兵,三個月時間也夠嗆啊。
這事真的超出知識范疇了。
專業的事還需要專業的人來做啊。
看來還是需要問一下手下將軍的意見,他們幾十年的軍旅生涯,總會有辦法來解決的。
鄭錦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大腦,覺得自己在這空想沒有什么意義,還是需要集思廣益,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,也趁機可以認識一些人。
初步可以先把手下的五個鎮將和陳永華這幾個重要人物認全吧。
鄭錦轉身向書房走去,還是在自己老窩里找找有沒有資料吧。
回到書房,鄭錦對守在身后的親衛隊長鄭寧道:“二官,去請吳晗等五位將軍和陳參軍來府中商討募兵一事。”
鄭寧是個二十多歲的精干青年,小名二官,是鄭成功撫養的孤兒,留給鄭錦使用的心腹班底。
鄭寧應聲同意,吩咐手下親衛前去找人,自己則靜靜地站在書房門口,看著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鄭錦,默然無語守護著鄭錦的安全。
鄭錦不以為意,大大咧咧的坐在書桌前,拿著草紙寫寫畫畫,這四義兵鎮,每鎮二千人的編制,軍鎮的編制該如何構思,是應該好好想想,可惜自己是個文科生,對軍隊的編制沒有太多的研究,更不要說是明清時期,封建軍隊末期的軍隊建制了。
任何時期,任何的軍事制度,都是經過血與火的淬煉而逐漸形成的。無論在后世看來如何的不合理,但卻是最符合當前的戰爭形勢的。
新的軍制,能否適應當前的戰爭需求,就需要在戰場上進行淬煉。
自己在書房拍腦袋想的軍制,想想也會讓人覺得不靠譜,連當前軍隊的一點情況都不懂,怎能確定自己的改制就是對的呢?
想當初,自己可是最討厭上級不經調研就拍腦袋決策的,自己總不能變成曾經最討厭的人的樣子吧。
鄭錦放下手中的毛筆,將涂涂改改的草紙扔到火盆里燒了。
看著逐漸跳動的火苗,鄭錦看著鄭寧,問道:“二官,你說怎么樣才能在三個月內組建一支八千人的有戰斗力的兵鎮呢?”
鄭寧咧嘴一笑,道:“世子,你要砍人嗎?你說砍誰我就砍誰?”
鄭錦翻了個白眼,道:“我問的是砍人嗎?募兵啊,我問的怎么募兵啊。”
鄭寧緊了緊手中的刀柄,道:“世子,我只懂砍人,不懂募兵。”
鄭錦輕噗了一聲,道:“你就不會開動你的腦袋好好想一想嗎?”
鄭寧嘿嘿一笑,道:“世子,動腦子的事情,你要找鄭夏啊,他比較擅長這個。”
鄭錦頓時沒有了說話的興致,拿起一本手札,細細研究起來。
鄭寧看著陷入文書之中的鄭錦,咧咧嘴,像一座雕塑,靜靜的站著···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