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錦解釋道:“目前而言,整個大陸、南洋、甚至西洋都是我們貨物的市場,這個市場很大很大,僅靠我們是吃不下的,兩湖、云貴、四川、長江以北甚至關外,這都是我們的實力盲區(qū),只有靠這些當地的良紳才有足夠的實力去售賣,我們的利益只會更大,不會減少。
若是打通長江以北,甚至長城內外的市場,每年的貿易利潤不會少于一億兩白銀。大好的錢途,就要靠你們來創(chuàng)造了?!?/p>
書房眾人一陣火熱,這樣的錢景真的是一片大好,若是能夠公布出去,整個鄭家軍都會緊緊地團結在世子鄭錦的周圍,支持東溪工地持續(xù)不斷地運轉,甚至會要求世子擴大東溪工地的產值。別說每年一億白銀的利潤,就是十分之一,一千萬兩白銀,都足以讓人瘋狂了。
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這名韁利鎖誰能掙脫的開呢?
他們也知道這是鄭錦要通過的他們的口將鄭家軍的前景描繪出去,穩(wěn)定廈金兩島的同時,擴大鄭家軍旁支勢力,得到他們的支持,減少鄭家軍攻伐漳泉二府的阻力。
偉人說過:“所謂政治,就是把敵人的朋友搞得少少的,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?!?/p>
要是能夠暗中拉攏漳泉二府當地的士紳,只要能夠消滅偽清軍隊,這些士紳明面不敢給予支持,暗中的支持肯定不會少的。這或許就是鄭錦讓利潤分出的原因所在吧。
鄧會驚訝了,道:“竟然會有如此高額的利潤嗎?若真的如此,閩粵浙的商人都會蜂擁而至啊。于我軍大為有利啊。”
鄭錦點點頭,道:“商貿之事,就交由鄧知州、馮參事還有戶房負責妥善處理了。還有一事,東溪工地給我們帶來的煉鐵、鑄造大炮、還有現在的琉璃、瓷器、佛像、鏡子等待,都是工匠潛心研制的功勞。
有功必賞、有過必罰。是我們鄭家軍的規(guī)矩,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我們用人的原則。
為了表彰工匠的巨大功績,我意在工部下設營繕所,秩正七品,設所正、所副、所丞各一人,以諸匠之精藝者為之。如此可激發(fā)諸匠工藝技藝的提高,給海貿、軍工帶來更大的收益。不知諸位以為如何?”
馮錫范支持道:“世子,此建議可行,若能設立營繕所,必會讓工匠們更為專心自己的工藝,提高技術。哪怕每年都能有幾個琉璃、鏡子這樣的高端產物,這營繕所設立就非常有必要?!?/p>
陳永華也支持道:“確實如此,工匠之人,人才輩出,世子僅僅是稍加使用,就爆發(fā)出如此驚人的成績,若是加大對工匠的支持,提高政治地位,肯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。”
鄧會等人也紛紛贊同此事。新的機構成立,又代表了多了許多編制,許多官位,誰能不喜歡呢?
新型商貿之事,就在這個小小的書房由幾個人就這樣確定下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