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真是一場暢汗淋漓的大勝啊。”楊朝棟看著已經成為黑點的荷軍戰船,高興的道。
“恭喜藩主。真沒有想到這荷蘭夷所謂船堅炮利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。真的是被這些虛無的威名嚇到了。”馮澄世也是激動的道。
整個中軍船上一片歡騰。
楊朝棟恭聲道:“今天我軍以微弱的損失,俘虜擊沉荷蘭夷的戰船高達六艘。這可是比三十年前料羅灣海戰還要大的勝利戰果啊。藩主指揮若定,這一戰打出了我軍的威風。對我軍攻克臺灣二城有極大的便利,甚至可以威懾西洋諸國。對我軍在南洋和日本的貿易有極大的便利啊。”
作為督糧官的楊英對貿易極為敏感,更是想到了三十年前料羅灣海戰之后,鄭家軍掌控這北到日本、南至舊港、東至呂宋、西至大城這片廣袤海域的貿易之權,鄭氏令旗橫行海上,無人敢惹。
“獨有南海之利,商船出入諸國者,得芝龍令乃行,八閩群不逞者歸之。”這是何等的威風,何等的霸氣。當時是凡出海商船,皆懸掛鄭氏令旗,每一艘商船納貢三千兩,歲入千萬計。短短幾年,鄭家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富可敵國。
鄭家軍的戰船、商船航行在東海、南海之上,眾國禮遇,貿易之所得,真的是霸絕天下。鄭芝龍的勢力在巔峰時刻,手握十五萬精兵,兩千艘戰船,閩粵浙三省海貿皆仰其鼻息,稱得上是東南沿海的霸主。
為了提高政治地位,擁護唐王朱聿鍵,建立隆武政權。鄭成功的國姓爺就是隆武帝為了拉攏鄭芝龍而冊封的。可惜鄭芝龍鬼迷心竅,非要投靠偽清,結果被偽清擺了一道。
清順治三年,清軍攻入福建,清軍使臣答應冊封鄭芝龍為閩王,任閩粵總督。鄭芝龍竟然傻傻的相信了,拋下手下十萬大軍,不顧手下諸將反對,僅帶領五百親衛隊與清軍會面于福州。不講武德的清軍,半夜突襲鄭芝龍軍營,俘虜鄭芝龍,隨后被押往北京圈禁。
大好局面毀于一旦。手里拿著兩王帶四個二,結果被鄭芝龍當成飛機打出去了,自己全家除了長子鄭成功和五子鄭襲外,其余子嗣都被圈禁在北京。
若是不出意外的話,鄭芝龍一家會在今年的十月被全家被清廷戮殺于北京菜市口。真是可惜啊。
鄭芝龍降清后,鄭家軍一度分崩離析,海貿之權不在,壟斷經商不顯,導致鄭家軍的收入大減,直至今日都沒有能夠重返巔峰時代。
楊英比較興奮的是,此戰過后,若是能夠以較小的代價攻下臺灣、赤嵌二城,恢復鄭家軍昔日之威風,壟斷沿海一帶的貿易之權,經貿收入必將大增,這種無形的影響力也會讓鄭家軍商船獲得更好的貨物,獲取更高的利潤。
一如鄭芝龍時代。
從鄭芝龍時代一路走過的楊朝棟當然也想到這一點,鄭家軍令旗的威懾力將更勝一籌,他們這些人對外的貿易也會更容易一些,經商的收入也會水漲船高。真的是可喜可賀啊,腰包又可以鼓了不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