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如其來的戰斗,開始的也快,結束的也快。
這樣的結果不但出乎鄭錦、何全的意料之外,更是讓鄭纘緒等人心生絕望。
無論如何,結果很明顯,鄭錦勝了,而且是大勝;鄭纘緒敗了,是慘敗,這次失敗不但剛剛組建的揚威前后鎮沒有了,就連腳下的金門城、金門島也輸了。
新式大炮和新式火器的作用在這場戰斗中發揮的淋漓盡致。尤其是經過改良的神火飛鴉,其威力、殺傷力更是首屈一指。
戰場之上,死法千奇百怪,各式各樣,但燒死絕對是最殘酷的死法,也是最震懾人心的。
這次神火飛鴉的功勞要占一大半。眾多將官看向神火飛鴉的眼神炙熱,恨不得將這十五臺神火飛鴉搶到營中去。
代表鄭錦身份的旗幟高高飄揚。
鄭亞晉和鄭楠很明顯的有些絕望了,城下的火炮威力如此之大,他們沒有信心能夠堅守下去,而城池上的軍士更是畏畏縮縮,想來也不會為鄭纘緒而拼死奮戰。
這畢竟是鄭家軍高層的內部斗爭,目前來看,絕對會保持斗而不破的局面。
鄭纘緒即便投降,也絕對會保住自己的性命。
若是拼命反抗,城破之后,肯定會被世子鄭錦拉清單。孰輕孰重,眾人都看得很清楚。
一如十年前鄭成功突襲廈門城成功,一如十年后鄭錦兵壓金門城下。
戰爭所帶來的結果就是這樣。有贏就有輸,有勝就有敗。
愿者服輸。
當鄭錦的旗幟逼近金門城下,金門城上的眾將捆著鄭纘緒、鄭亞晉等人大開城門,跪在城門之下。
隨著鄭纘緒等人的投降,金門城就這樣打開了。
金門島的戰斗就這樣結束了。
短短的幾個時辰,一座島嶼的異位。
這個結局真的讓人感嘆萬分。
漳義鎮一千五百名將士沖進金門城內,果斷、迅速的占領金門城的制高點和要害之處。
一隊隊鎮守在金門城內的士兵繳械投降,投降的士兵在底層軍官的帶領下乖乖的在城門的另一邊聚集。沒有人想著逃走,也沒有人想著反抗。
對于大多數底層士兵而言,由誰統領根本不重要,只要能夠吃飽肚子就好。
龐大的投降兵鎮讓鄭錦捉襟見肘,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看管。
揚威前后鎮、中沖鎮、宣威中鎮等四個兵鎮,足足有一萬三千余人,被四千人看管,怎么看都有些玄乎。
幸好昭義鎮和土武鎮三千將士及時趕到,七千將士妥善的處理好投降之人。
鄭錦果斷的對這一萬三千人進行了改編,為穩固軍心,只是將副領以上的軍官拉倒一邊,單獨看押,從木武鎮、土武鎮、漳義鎮、昭義鎮等四個軍鎮中抽出1000個班長、130個副領、50個正領、10個副將,充當各級軍官的骨架,初步掌握這些一萬三千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