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元點頭應是,腦海轉了一圈,指著海面上的小早戰船和安船,道:“提督,既然如此,這些俘虜還是用這些俘虜的戰船拉倒承天明府去吧。這么多人,也能夠充當勞作的奴隸。”
洪旭看著一百多艘的戰船、商船下意識的點點頭,道:“這個方法不錯。等會就用這些戰船、商船拉回去吧,交由藩主處理。”
“轟隆隆”
樓船前鎮左協十三艘戰船停到碼頭不遠處的地方,開始定位點炮。這真的是對著移動的活靶子在打啊。
幾十聲炮聲震響了這片天地,天上的白云也被這震天徹地的炮聲震得四分五裂。幾十發葡萄彈帶著近千枚鉛子籠罩在一群正在廝殺的日軍士兵身上,瞬間,這近兩百人被鉛子擊中。運氣好的,被鉛子擊中大腦,當場死亡。運氣不好的被擊中驅趕、大腿、手臂,巨大的疼痛讓士兵們倒在地上,哀聲遍野,鮮血直流。
原本混亂的島嶼更加混亂了,無數士兵避過大炮的攻擊,連滾帶爬的向遠處逃去。沒有軍官指揮的戰場更加混亂,這些大字不識,見識淺薄的日本士兵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做,該做什么?
日本幕府對知識的封鎖,可要比表現的更加突出。這些都鄉村之中選征出來的士兵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。很多都是農夫,生活困苦,無名無姓,其生命比路邊野草還要卑賤。
樓船前鎮左協找到三十名懂簡單日語的大嗓門,高聲吼道,要求他們投降。
當左沖鎮、前沖鎮、智武鎮三千名將士登陸東嶼島上,穿著簡陋鎧甲的三鎮將士們,整理好軍陣,踏著整齊的步伐逼向日軍。
日軍士兵見到三千身穿鎧甲的武士,還未等左沖鎮三鎮將士做什么,喪失指揮的日軍士兵一個一個五體投地的跪下了下來,手中的竹槍、木叉、小刀等兵器,都扔到一旁,口中還在喃喃自語說著什么。
左沖三鎮將士,就像武裝行軍一樣,一路走過,日軍士兵紛紛放下手中的兵器,跪倒在地,頭深深的埋在地里,渾身發抖,不敢有絲毫的動作。
驚奇的事情不常見,與日軍作戰倒是天天有。左沖鎮黃安、劉俊、陳瑞等三名鎮將率領這三鎮三千將士,在懵逼當中,不費吹灰之力,這一萬多日軍士兵就棄械投降了。這么驚奇的事情,黃安等人還是第一次見。
東嶼島上的日軍士兵很快全部都投降了,可看到收繳的武器,也讓黃安等人直咧嘴。武器都是一些木槍、竹槍、木叉、木刀等木質武器,別說鋼刀什么的,就連鐵制的武器都沒有幾把。更不要說日軍最為精銳的大銃等火器了。最為需要的糧食更是一粒都沒有。看來日軍高層逃跑的時候,將糧食、武器等物資全部都席卷一空,沒有留下一絲一毫。
真的純粹是給鄭家軍帶一個巨大的包袱。
在黃安眼中,這就是一群乞丐組成的軍隊,軍中老老少少,年級大的白發蒼蒼,年級小的不過十一二歲,精壯青年的數量不過一半而已。
這樣的戰果讓洪旭等人深感難堪,真不知道是誰給了日本聯軍勇氣的,這樣的乞丐部隊也能當成精銳?看來這日本幕府的軍隊戰斗力也不怎么樣嗎。
洪旭也不說什么了,讓樓船前鎮左協、水師二鎮右協、左沖鎮押著俘虜的日本戰船和日軍士兵慢悠悠的前往承明府,自己則帶著其余兵鎮以最快的速度向臺灣城趕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