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合并辦報
【81】“三空”對“三光”
王茂生笑吟吟地看過來:“你問他,看他怎么選?!?/p>
劉子魁已不是當初那個只想著扛槍打鬼子的懵懂少年,端起酒杯敬老洪和老卞:“抗日戰場沒有前線與后方之分,我們每一個人、每一項工作都是在抗擊日寇的第一線,我把咱們鐵道游擊隊的英勇事跡發表到報紙上,去鼓舞和發動更多群眾拿起槍打鬼子。我現在堅信,一張報紙能抵十萬兵!”
“十萬兵啊,”老洪等人對視一眼頓生豪氣,“少年好志氣,我們敬你!”
……
兩天后,王茂生和劉子魁回到沂蒙山區,發現周圍村莊的炮樓里又換了生面孔,其中還多不少日本人。
敵工部的同志匯報情況,日軍上萬人的先頭部隊已駐扎到了周邊幾個縣城,擺出了大舉進攻的陣勢。
實際上他們還不知道,這次大掃蕩由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親自督戰,日軍駐山東的12軍司令官土橋一次指揮,調動17、21、32師團,以及獨立混成第5、6、10旅團各一部共計五萬兵力。
其中,第32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0旅團主力位于新泰、蒙陰、費縣地區,17師團和33師團位于臨沂地區,構成了對臨沂、沂水、蒙陰三角地帶的封鎖線。隨著多路多梯隊的分進合擊,已經對沂蒙山根據地形成了鐵壁合圍。
這是抗戰以來,日軍對山東根據地規模最大的一次掃蕩。
整個沂蒙山區彌漫著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,連耳聾眼花的耄耋老人都知道鬼子又要來了,盡力幫著家人做著逃難準備。
所有壯勞力都在忙著連夜搶收莊稼,不管高粱、谷子還是玉米,成熟的收,欠熟的也得收。大家留足1個月的口糧,其余的全部藏匿起來,確保一粒糧食都不留給敵人。
八路軍115師、山東分局和戰工會聯合下發了“反掃蕩”的作戰指導方針,要求主力部隊為避敵鋒芒避免無意義的損失,適時跳出日軍包圍圈發動襲擊。師部和機關單位2000余名干部留守山區牽制敵軍,配合老百姓實行堅壁清野,以搬空、藏空、躲空來應對敵人的燒光、殺光、搶光。
劉子魁養的幾頭豬還沒到出欄的時候,不得不提前殺了取肉腌制,他不忍心看炊事班殺豬,跑去幫印刷所的同志干活,結果看到鉛印機被拆成零件掩埋,哭得更傷心了。
他從地上撿起一枚遺落木活字,這是一個“黨”字。
這個字平時使用頻率很高,偏偏之前劉子魁運輸的時候磨破夾襖弄丟了幾顆,王茂生后來用硬木雕了十幾個作替代。
他緊緊攥在掌心,忍不住回宣傳部找王茂生告狀:“你看看,活字都丟啦,這日子不過了嗎?”
王茂生拿過來細細看了一會兒,安撫劉子魁的情緒:“印刷所的排字同志已經能自己鑄造鉛字了,這些舊的可能用不著或者不好用了,丟就丟吧,不打緊?!?/p>
“哼!”劉子魁拿回來放進口袋,“他們把機器都埋了,咱們報紙也要暫時停刊嗎?”
“不,我們要堅持出報,理由我不再重復了,大家克服困難多背些油墨紙張,要把報紙當做對付敵人的重要武器!”
(請)
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