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茂生之所以多借了兩名戰(zhàn)士,是因為他和劉子魁也有任務,兩人要分頭運輸那一萬顆鉛活字。這是鉛印機的靈魂,沒有這些鉛活字,機器就算組裝起來也是一堆廢鐵。
所有交通員出發(fā)前都從一盒舊象棋中領了枚棋子,只要三十二枚棋子湊齊,就說明這鉛印機的零件就全了,可以組裝投入生產(chǎn)。
當所有交通員都順利出發(fā)后,王茂生拿出了四件夾襖。
他之前托根據(jù)地的大嫂把所有鉛活字縫進了夾襖里,他、劉子魁和兩名護送戰(zhàn)士一人一件,希望以這種方法躲過路上敵人的盤查。
他不放心地看向劉子魁:“安全第一,實在不行可以丟掉……”
劉子魁知道這些“鐵塊塊”對報紙極為重要,有了它們王茂生就不必再點燈熬油一遍遍地刻畫蠟紙,所以他穿上夾襖咧嘴一笑:“放心吧,人在東西就在,一個都不會少!”
王茂生張了張嘴,沒再說什么。
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是正確,看著少年疾步遠去的背影,眼里全是牽掛。
在這樣周密的部署下,整個運輸任務還算順利。
三四天后,那些神通廣大的交通員全都把零件護送到蒙山支脈的一個小山村里。
王茂生這一路也是有驚無險,以教書先生的身份蒙混過了幾次盤查。
抵達村子之后,他顧不上休息立刻清點象棋,31顆棋子擺入盒中,他驚了:“劉子魁怎么還沒到?”
按說不應該啊,之前分派任務的時候他就是考慮劉子魁擅長走山路,特地安排這小子帶著最重要一批鉛活字走的山間小道,雖然跋涉艱難但實際上沒什么兇險。
老周叔開導他:“山路不好走,他遲一些也是正常的。”
王茂生卻不信這話,這小子如果不能提前半日抵達,就不會被稱之為“飛毛腿”了。
他坐立不安,決定循路迎一迎,門外傳來一個戰(zhàn)士氣喘吁吁的聲音:“需要幫忙,很緊急!”
原來劉子魁那一組早就抵達村子外面了,但是涉水過河的時候出了意外。
少年立功心切埋頭趕路,渾然不知身上那件夾襖在翻山越嶺時磨破了。
他們涉水過河,為了不弄濕衣服,就把夾襖脫下來頂在頭上。結果剛走到河道中央,數(shù)不清的鉛字從夾襖破損處漏出來,瞬間就被水流沖散了。
兩人趕緊搶救,但齊腰深的河水冰涼刺骨,水下又全是亂石和砂礫,哪那么容易找齊啊。
戰(zhàn)士跑到村里來求助,倔強的劉子魁卻還在水里泡著呢……
王茂生松了口氣,趕忙招呼大家去河邊幫忙。
離村幾百米的河道里,劉子魁光溜溜地泡在水中,嘴唇已經(jīng)凍得發(fā)紫,山風吹在身上好像刀割一般生疼。
當看清楚王茂生的面容,這小子淚流滿面牙齒打顫:“對不起,我沒保護好那些鐵塊塊,我沒能完成任務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