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西的格物學堂剛教出兩批工匠,長安的街頭就傳開了新鮮事。
有從安西回來的商隊說,那邊修橋不用老木匠拉線,拿個叫”矩尺”的玩意兒量量,橋墩就能碼得橫平豎直;
燒瓷的工匠照著幾何圖捏坯,燒出來的碗口沒一個歪的。
這話傳到國子監(jiān),老博士們炸了鍋。國子監(jiān)司業(yè)王方慶捧著《尚書》拍案:“簡直胡鬧!丈量算學是小吏做的事,國子生該學經(jīng)義!”
可吏部侍郎狄仁杰卻捧著本《幾何原本注》看得入迷——是李恪讓人運到長安的,紙價印得比俗本還低,街頭書肆擺得堆成山。
”王公您看這個?!彼钢鴷系摹惫垂蓤D”,”修漕渠時按這法子算坡度,能省多少民夫?”
兩人吵到朝堂上,正好武后臨朝聽政。
王方慶跪地奏道:“太后!李恪在安西教格物,讓學子拋經(jīng)義、學匠活,此風不可長!”
狄仁杰跟著出列:“太后,格物能利民生。去年關中修渠,用安西送來的算學冊子,工期短了三成。若國子生能學些實用本事,未必是壞事?!?/p>
武后捏著那本《格物初階》沒說話。書頁上印著連弩的圖紙,旁邊注著”三角箭槽省力法”——她認得這連弩,邊防軍報上說,安西新造的連弩能射穿三層甲。
”這書是誰印的?”她突然問。
內侍忙答:“是恪記書坊,說是廣傳學問,不取利,長安的士子幾乎人手一本?!?/p>
武后嘴角勾了勾——李恪這是明著把”格物”往臺面上推。
她若不準,倒顯得自己閉目塞聽;
若準了,又怕這學問成了李恪的助力。
沉吟半晌才道:“可設個算學格物館,附在國子監(jiān)下,只收二十生徒,由工部侍郎兼管。”
旨意傳到安西,李恪正看杜明月新畫的水車圖。
圖上標著齒輪的大小比例,按幾何算出來的,說是能比舊水車多提兩成水。
”二十個?還歸工部管?”程咬金湊過來看邸報,”這不是明著卡咱嗎?”
”能開就好?!崩钽“褕D紙往桌上一放,眼里閃著光,”二十個生徒,只要有一個真學會了,就能傳開。工部侍郎是裴行儉的門生,裴老將軍跟咱沒仇——他會睜只眼閉只眼的?!?/p>
杜明月卻有點擔心:“武后會不會派人混進去?畢竟火藥配方、連弩圖紙,咱都寫了些基礎原理在書里?!?/p>
”肯定會?!崩钽∧闷鸨尽陡裎锍蹼A》,翻到講硝石提純的地方——關鍵步驟故意寫得含糊,”但真東西在安西,書里的不過是皮毛。她要學,就讓她學?!?/p>
國子監(jiān)的算學格物館開館那天,熱鬧得像廟會。
二十個生徒里,有吏部尚書的小兒子,有太史局的年輕吏員,還有個看著木訥的少年,說是江南來的舉子,叫蘇明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