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陽明當機立斷!
一拍板,就決定,
“好,那就做!別說十年,就算是三十年,一百年,都要興修這一處的水利,本官親自上書朝廷,向監國言明其中利害,昆山的百姓們,也是我大明的子民,江南自古繁華,憑什么就他們在這兒受窮受苦?”
“——這不公平!”
“歷朝歷代也許不管,但到了咱大明不能任由他們如流民,像乞丐一樣出門討飯吃!不然我等就是白穿了這一身官服!上對不起江山社稷,下對不住黎明百姓,這處大壩,——修定了!”
幾個官員聞言。
也紛紛表示愿意聯名。
畢竟這個是他們提出來的。
而且還有一點,他們覺得監國同意與否不重要,但跟著王陽明一起聯名很重要。
這是為官之道,
也是他們心中的小九九。
能不能建成此地大壩,他們其實不是很在意。
建成與否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你得參與其中。
大明朝這群官員就是這樣。
能力?
有的!
但很吃領導!
皇帝的上限,決定了他們的上限;
皇帝的下限,也影響著他們的下限;
你皇帝擺,他們更擺!
大明亡了都沒有關系。
一樣叩頭便拜,無非改朝換代。
王陽明決定上書,水泥也給了他一個極大的信心。
所以他覺得可以做!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