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提著帶血的天子劍,翻身下馬,來到了帳內,他看著阿魯臺的尸體,神情十分平靜,無悲無喜,如一個天朝皇帝,上國之主該有的氣度。
他轉身,看向帳外漸漸明亮的天空,瞧見那天盡頭初升的太陽,沉聲道:
“降者生,戰者死,收拾好阿魯臺的尸體,再找幾個活口,送他到韃靼的王庭去,告訴韃靼的可汗——朝于天子,許爾述職,不朝六師移之。”
……
就在朱棣圍攻阿魯臺的時候。
英國公張輔也領著部隊突襲了一波韃靼王庭。
張輔自然沒有選擇硬碰硬。
畢竟這韃靼王庭的人口最低都是十幾萬。
十幾萬人都是能控弦的騎射好手。
還不算那些緊挨著的零散部落。
單單就是這里的人口,就有十幾萬。
所以張輔,當即選擇了突襲的夜襲。
就是不跟你硬碰硬。
白天張輔躲得遠遠的。
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時節。
遠處是成片相連的蒙古包。
張輔命人檢查火器,然后趴在地上嚼著口中的牛肉干,他死死地盯著遠處的蒙古包,眼神里滿是警惕之意。
任何一點兒風吹草動,他都會變得緊張起來。
一個將領蹲著爬過來,
“英國公,要將大炮拉到預定地點嗎?”
說的大炮自然是那新型火炮佛朗機炮。
“不行,等到晚上行動,韃靼人絕對想不到,咱們大明的軍隊會出現在這兒!咱們人少,只能打對面一個——出其不意,攻其不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