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楊看完這一份密折后,也是大為震撼!
不是震驚!
而是震撼……
“江南爛了!江南他媽的徹底爛了!”朱瞻墡氣得是破口大罵,“看看他們,看看這群賊子!他們心里有哪怕一丁點兒良知,也不會干出這樣的事!錢還真他娘的是一個好東西……,這還是咱洪武爺留下的大明朝嗎?”
大明還是那個大明?
永樂一朝都這樣了。
日后又能是什么樣?
朱瞻墡也不罵了,只是唏噓。
同時開始盤算,如何宰了這群狗雜種!
于謙也看完了這一份密折,他滿臉都是羞愧,直接叩首請罪,“殿下,是臣辦事不力!請殿下降罪。”
朱瞻墡瞥了一眼于謙,這也不怪他!
此時懲罰于謙辦事不力不是最重要的。
重要的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。
而不是解決解決問題的人。
亦或者解決提出問題的人。
輕重緩急,自己還是拎得清。
朱瞻墡看著主動認罰的于謙,沉聲一嘆,“于謙罰俸一年,品降一級留用……,江南此事孤不怪你,你是去穩定民心的,主要任務不是稽查這些貪贓枉法,但辦事不力確實也是你的錯,所以孤給你這個懲罰,足夠了。”
“還有——”朱瞻墡話鋒一轉,“人非圣賢孰能無過,你做得算是盡心盡力,畢竟跟這群深耕江南多年的地頭蛇比起來,也還是稚嫩了一些,誰都沒有想到,這江南的水,竟然如此之深……”
朱瞻墡一個少年,對著三十多歲的于謙,說他太稚嫩。
這樣的場面,怎么看都覺得有點詭異呢?
三楊和于謙卻是十分贊同!
是呀,年輕了!
于謙還要磨煉。
三楊可是很看中于謙的。
此時那是連忙出聲替于謙說起好話來,
“殿下,于謙此行也是有功的,沒有他這把利劍懸于江南百官跟商賈們的頭上,就沒有王陽明的治水之功!”
“沒錯,楊閣老說得在理,他們此行二人,缺一不可。”
“正是,還望殿下,念在于謙勞苦功高,不要太過于責備他這樣的后生,他也還需要更多的歷練。”
三楊就算不說,朱瞻墡也不會太過責罰于謙。
但這個時候三楊主動替于謙美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