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?
沒有!
王陽明說著走下大石頭,開始一步步走到百姓們的中間,錦衣衛(wèi)要護(hù)著他,衙役要阻攔他,卻都被他給擺手推開了。
就這么,王陽明一步步走到了人群之中,百姓也主動為他讓開一條道來,沒有任何人敢動,也沒有人出聲。
“你們看到上面的河道了吧?都是嶄新的河堤!那都是朝廷撥款下來給大家修建的!”
“那都是殿下親自主持的會議,交代下來的成果……”
“你看看你們,誰不想好好吃飽穿暖?誰想自家的小孩天天光著屁股跑?只要這水壩修好了,將那洶涌無情的洪水給擋住了,你們,你們的孩子,世世代代都能過上好日子——!”
王陽明近乎聲嘶力竭地高聲喊出來!
他在喚醒,
喚醒這些百姓們想要過上好日子的心。
而不是就這樣渾渾噩噩的活著!
或許他們,
已經(jīng)這樣活了半輩子了,
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沒有,
他們的孩子才開始活著!
為了孩子,人是可以清醒的,也是愿意聽話的。
有時(shí)候,人教人學(xué)不會,事教人一教就會。
王陽明拿捏到了人心的七寸!
握住了百姓們的心。
說到這兒,王陽明,指著一群做工的民夫中的一人,“你們看他,他叫小王,本官記得不錯的話,他一家五口,全部餓死在了要飯的路上,就活了他一個,而就他這么一個,最近在咱們的工地上,都已經(jīng)攢了三兩銀子。”
“本官沒記錯吧?小王。”
被喚做小王的人,感動不已地走了出來。
大人物記得一個小人物。
這個小人物是會感動的。
特別在這樣階級差距巨大的古代。
士為知己者死,就有這層意思。
提攜之恩,知遇之恩……,
本身就代表了被提攜,被知遇的人,他的階級跨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