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太監請我上青樓
“輝哥兒,街坊說你在家啊,怎么大白天的關著門?”
“是老聶。”趙輝如釋重負,過去開了門,“老聶,你怎么……咦,鄭千總?”
“原來趙小千總的家在這里,還沒來過。”
那鄭千總施施然進了院子,先正式見過了趙輝的母親。
“說起來是我失禮,一直沒來走動一二。當年我改授這府軍后衛千戶,就是補了趙千總的缺。”
鄭遠捷先拉了一下淵源才笑著說道:“一直想盡份心,知道聶真家里和貴府是通家之好,今日是上門幫趙小千總說一門親事的。我也聽說了這小子的新規矩,都是武人家里,不必扭捏。今天又不當值,要是趙小千總有意,就和我去老將軍府上見一見他的孫女。”
趙輝都驚了,我是覺醒了魅魔光環嗎?
話說到這里,鄭遠捷進了堂屋看見了案桌上的布才有些愕然:“這是……有人先來過了?”
趙輝訕笑不答,畢竟侯府已經提醒過他“念及侯府名聲”。人家上門也是“好意”,哪能說人家的不是?
“多謝鄭千總關照,眼下我正愁另外一事。”趙輝又拿出那帖子,“剛才有位公公送來請帖,硬是不說主家姓甚名誰。鄭千總,您見多識廣,不知可看得出來歷?”
他想請鄭遠捷幫忙認一認,鄭遠捷也瞳孔地震般看了看他才瞅向那請帖。
“公公送來的?我看看……認不出來。不過,北市樓不是等閑地方啊!真的是位公公送來的?”
他乍一看之下也奇怪這種不留落款的請帖,看到是北市樓之后更是面色古怪。
因為這北市樓和另外十五座樓院并稱十六樓,都是洪武年間修建起來的。
每一座樓院最大的特色都是官妓云集,明面只能是招待外藩使節。
能在那宴請客人的都是來頭很大的人,至少敢于面對可能的彈劾,而公公投帖……
鄭遠捷又仔細看了兩眼,忽然神情一怔:“等等,這字跡……好像在哪見過?”
趙輝頓時看著他,希望他能想起來。
鄭遠捷又仔細看了看,思索了一下之后臉色大變:“我想起來了,這……這好像是御馬監海少監的筆跡。當時海少監奉旨抽調精兵,行文到衛里來過。他是朝鮮人,筆跡有些不一樣……”
鄭遠捷說到這里已經確定就是御馬監少監海壽的筆記,因而神情更加驚疑不定。
海壽這個大太監請趙輝到官妓多多的北市樓吃飯?
怎么里里外外透著一股別扭?
他略微思忖就深深看了趙輝一眼:“我只看得出筆跡,但是不是海少監,海少監又為什么投帖請你去,那就不知道了。嫂夫人,趙小千總,府上既有這樁事,想來眼下也沒心思議親,那我就先告辭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