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天生工部大員
萬壽圣節(jié)這一天,朱棣的心情變好了很多。
先是甘肅幾衛(wèi)缺糧的事情查明了,同樣是由于流民異動,新糧輸運畏懼途中危險才有些耽擱,又有一些糧商賣了糧好幫地方賑濟(jì)流民。
于是就只用就近先調(diào)撥一下緩一緩。
而后南京的奏請也到了他這里,說如今已非洪武時,江南糧貴錢賤,陜甘納粟中鹽得利漸少,商人多不愿往。若要鞏固邊防,一是可試重定則例,二是可陜甘商屯就近納粟。
這件事,朱棣還沒決定。
說糧貴錢賤,自是因為寶鈔越來越不值錢,而輸運往北方的糧食已經(jīng)從當(dāng)年一年幾十萬石到了如今兩百多萬石,一兩銀子在江南能買到的糧食確實越來越少了。
他想回頭再問問幾個人的意見。
萬壽圣節(jié)先是有諸多賀表,那些朱棣倒沒有一一看,但朝鮮等藩邦的賀表自是要當(dāng)場誦讀。
而后又是各處獻(xiàn)給君父的萬壽賀禮,朱棣聽到寶慶公主府進(jìn)獻(xiàn)新式眼鏡一副,笑著招了招手:“呈來看看?!?/p>
小妹那一副他見過,確實頗為精美。
如今朱棣年齡越來越大,每天需要看的奏疏又頗多。
這些政務(wù)如果都丟給老大,那他不如不做皇帝了,因此老花也有漸漸嚴(yán)重的勢頭。
上陣眺望戰(zhàn)局倒不受影響,批閱奏疏卻要借助那沉重的叆叇。
看到盒子里的眼鏡,這回卻是與小妹那一副不同。
朱棣本以為應(yīng)該很重,拿到手上卻甚是輕便,他頓時笑著對一旁的朱瞻基調(diào)侃:“頗為輕便,看來這并非足金真龍??!”
“若真是全用金子雕的,皇爺爺戴著卻受累了。”朱瞻基好奇地說道,“十分輕便?”
“仍像你小姑奶奶那副一樣,怕是松脂外裹的金粉。”朱棣端詳著,“做得這般活靈活現(xiàn),倒是下了功夫?!?/p>
他知道趙輝只怕是只管鏡片,這塑成盤龍的鏡框自是首飾巧匠所為。
這種戴腿兒的眼鏡倒是不用在手拿著,或者一不留神就從鼻梁上滑下來。
朱棣戴上試了試,果然比以前那副叆叇要明亮不少。
而看了他戴上之后的模樣,朱瞻基先跪下稱頌:“皇爺爺?shù)么绥R,龍顏更顯威儀,俯察四海秋毫畢現(xiàn)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