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聽他這樣回答,凝神盯了他一會,然后才嘆了一口氣:“不說他們了。但來日方長,你又如何自處?”
信息量很大,趙輝立即開口:“陛下,臣想討個賞賜。”
朱棣很意外:“說你如何自處,怎么討賞?”
“臣見公主殿下目力只能視近而不能視遠,故想討兩塊水晶。要極透亮的,好親手幫公主殿下磨制一副叆叇。”
“你還有這手藝?”朱棣十分驚奇,“叆叇雖少,朕卻有,只是她說無用罷了。”
所謂叆叇,就是眼鏡。
上回在朱棣暖閣里,趙輝就看見他有一副。
但朱棣可能是老花。現在雖然有少數的眼鏡,但應該大多數都是老花鏡。
而近視度數高了,當然要專門磨制相應的近視眼鏡才行。
“公主殿下是近視而非遠視,尋常叆叇確實無用。另外尋常叆叇頗為沉重,公主殿下又注重觀瞻。”趙輝解釋著,“臣略懂其理,想盡盡心意。”
“你一個武官家生子,怎么懂這個?”
“陛下選了臣尚公主后,臣就琢磨著將來如何自處了。上次陛下又再次提醒臣,現在臣已經想好了。臣有心琢磨,這才懂了些……”
趙輝細細解釋起來。
那天朱棣就曾提醒趙輝找準將來定位,這段時間以來趙輝一直在想這件事。
朱高熾可能不需要拉攏他,但他的另外兩個弟弟卻會出手。
現在朱高煦不就開口示好了嗎?而朱棣刻意詢問他在朱高煦面前的應對,也是再次提醒他。
趙輝選擇的道路就是“科研”。
要說趙輝老本行擅長的事,其實到了這里也有發揮余地,比如說北京城不是正在重新修建嗎?
但那些都是很重要的大工程,掌握的實權不小,現在的趙輝不能去想那些。
而且,身為武將,他怎么就會這些了?
所以他最好有條別的路,既能逐步顯現才干,在初期又讓人覺得他無心大權。
正好確定了駙馬身份,最近這一段時間只用習禮。
他又有些閑錢了,倒是能漸漸“培養”出一些技能來。
家宅翻修后,他住到了前堂,還有了屬于自己的書房,有目的地添置了一些書。
譬如《夢溪筆談》這種。
于是干脆借著給朱瓊枝做近視眼鏡開始,此后慢慢轉型成為一個有文化的匠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