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治河奇才
從南京到揚州很近,消息一天內(nèi)就送到了。
東南面的一處宅子里,聽到了消息的年輕人進門之后就直奔前堂:“大哥!為啥要把囤的新糧低價賣給金家?不是說等著朝廷改開中則例嗎?”
被他稱作大哥的那人正喝著悶茶:“這事必定有變故,是侯爺派人傳來的急信。”
“又是侯爺?前些時日讓我們賠了四個頭牌送到金家,現(xiàn)在又要把糧食低價賣給金家,這金家怎么了?難道要封爵了?”
“一倉,別嚷嚷!我們梁家納粟中鹽,陜甘的生意全靠侯爺。侯爺還另外有話吩咐,事情不那么簡單。”
這梁氏兄弟祖籍山西,如今卻主要在陜西做生意。
從南方買糧一路輸運到陜西、甘肅的軍倉,然后獲得分配給邊軍的鹽引,又到揚州一帶支取實鹽售賣,梁家就是靠著這開中法富起來的。
生意利潤不低,但想要做這生意,需要有人。
宋琥在甘肅呆了很多年,本身又是侯爵、駙馬,梁家正是得宋琥關(guān)照才能更容易地獲得鹽引。
梁一倉實在想不通:“就算事情不簡單,但這批糧就虧了!就算后面淮浙米可能一分五斗一引鹽,今年也賺不了多少!”
“大哥難道不知道嗎?”他哥哥梁一山緊皺眉頭,“快去辦!這事辦不好,說不定有殺頭大禍,那時還談什么賺錢?”
梁一倉這才悚然一驚,不敢反駁。
“賣了趕緊準備買夏糧?!绷阂簧絿@道,“聽說興許還會允商囤粟邊。過了這一關(guān),今年你回陜西后就募人墾荒,收成直接在陜西、甘肅納粟,我就在揚州守支?!?/p>
梁一倉悶頭離了揚州,準備過運河去江浦找金家。
行商何等不易?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變故,今年的得利估計都要填進去。
趙輝在寶慶莊一帶江岸忙了一天,次日則是在浦子口城東、南的江岸踏勘。
奉天靖難時,朱棣的大軍在這浦子口一度被擊敗幾近崩潰,是朱高煦率領(lǐng)騎兵及時趕到。
據(jù)說朱棣就是在這里對朱高煦說了一句:“勉之!世子多疾!”
這句話是不是真的存在,趙輝不知道。
也許有,但現(xiàn)在沒那么重要了。
趙輝和黃品端繼續(xù)踏勘著,金良臣又匆匆趕來,請趙輝到一旁說了一番話。
“……你說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