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家里還有人在幫忙干活兒,哪可能真的說走就走?
兩人是吃過午飯以后,才從家里出發的。
這會兒隨著趙慧蘭的一路傾訴,兩人回到李家村的時候天色已經擦黑。
李老三還在借著月光剖篾,巴掌大小的篾刀從竹片中輕飄飄地劃過,那青篾和黃篾便已分開。
看得放學回家幫家里干完了活兒,跑過來玩兒的虎娃子和鐵蛋滿臉崇拜的哇哇大叫。
堂屋里李滿倉媳婦兒和李擁軍媳婦兒還在緊鑼密鼓地做衣裳。
李大媽和林大媽,還有有財叔家的老嬸子,在一旁瞇著眼睛剪線頭、釘扣子。
廚房里亮著燈,高彩霞正在做飯,陳大山和趙慧蘭兩人隔著老遠就已經聞到了香味。
看著到這一幕,方才還沉浸在那些不好的回憶中的趙慧蘭,頓時就露出了明媚的笑容!
這一刻,她的眼睛前所未有的明亮!
宛若破繭成蝶,經歷了一場蛻變!
……
接下來的日子,陳大山和趙慧蘭兩人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:忙!
回城的事不再指望,蓋新房的事兒自然而然的也就提上了日程。
一方面是本身就需要改變居住環境!
另一方面,趙慧蘭做衣裳的規模不斷擴大,即便是在堂屋里都有點擺不開了。
而且再過幾天,陳大山帶人制作七葉膽茶的時候,也必須得有足夠的場地。
雖說現在是農忙時節,可一直不下雨,也是讓村里人心里都沒了底。
陳大山放話說八毛錢一天包中飯,而且還是當天結賬,一下子就涌來了十幾個壯勞動力。
陳大山剔除了幾個之前跳的歡的,還有幾個喜歡偷奸耍滑的,收了十二個人。
那些人只用了四天,就把陳大山家旁邊那個大土包給平了下去,順便還準備了不少石頭,留著將來打地基。
他說出的話,自然是算數的!
每天八毛錢的工錢都是現結,中午的一頓飯也不含糊,總能見到油腥。
陳大山之前去過一趟磚瓦廠,原本是打算買磚回來蓋房子的!
結果磚倒是不貴,從鎮上運到他這里的費用卻是不便宜。
因此現在,他直接就把幾個燒磚師父請到了李家村,就地建窯燒磚,提供一日三餐,晚上就在李有財家里借宿。
除此之外,還有木工師傅。
得提前買好木料,早點把門窗、樓板之類的做出來。
要知道現在可都是純手工,光是改板材都得耗費很多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