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桌兩旁立著兩根一對紅蠟燭,火苗在不停的跳躍,代表著光明與希望!
而桌子的正前方,甚至還擺著一個用瓦罐改造的香爐……
講究很多,大部分都是陳大山不懂的!
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手持著三炷香,呆愣愣地等著別人發號施令。
雖說春季天氣還算不上熱,但是在這太陽底下頂著曬,還是烤得人直冒油。
陳大山等到臉上都爬滿了汗,才聽到有人喊:“吉時到……”
年紀最大的木工師傅拖著長腔一聲高喊,陳大山連忙把香點燃插進了“香爐”。
與此同時,早已迫不及待的李二柱,也是立馬帶著一幫孩子,歡呼著點燃了鞭炮。
噼里啪啦的鞭炮聲,瞬間響徹了整個村落!
眾人慢慢將中梁放平,綁上繩子。
木工師傅拿著公雞尾羽蘸了點酒水,輕點著中梁高聲念道:“一撒東方甲乙木,子孫代代出賢族,二撒南方丙丁火,日子紅火福氣多,三撒……”
唱完五方之后,他又接著唱道:“腳踏云梯步步高,手托大梁上云霄,大梁穩穩架正位,祖祖輩輩福運牢……”
“梁起福至,家興人旺!”
伴隨著老師傅嘹亮的喝彩,早已經搭好的木架上,十多米長的麻繩驟然繃緊!
梁木穩穩落入榫口時,圍觀的村民頓時爆發出了震天的歡呼。
陳大山帶著李大柱兄弟倆,跟著曹慶豐爬上房頂,將準備好的粽子、喜餅、糖果往下拋。
下面那些滿懷期待地等著搶紅包的人,全都有些愣神!
沒撒紅包?
我把簸箕都舉起來了,結果就這?
還有人高舉著斗笠準備迎接財富,結果一個大粽子砸過來,把斗笠都給砸了個洞。
山里人的斗笠都是用竹子編的,中間夾著遼竹葉!
倒也不是這玩意兒本身不牢固,而是“年紀”太大了。
一個斗笠傳三代,人走了斗笠都還在……
不過這時候也沒誰顧得上心疼斗笠!
眼見有人來搶粽子,連忙就把斗笠丟在了一邊,惡狗撲食般地俯身捂住了地上的粽子。
粽子也很好了!
白米金貴,糯米更貴。
一斤糯米也就能包十來個粽子,算下來一個都能值四五分錢了!
傻子才不要!
也就是陳大山家財大氣粗,才舍得在上梁的時候撒粽子和喜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