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屋里一片熱鬧景象!
有了昨晚的經(jīng)驗,陳大山等人各負(fù)其責(zé),配合格外默契,角落里的魔芋也是越堆越高。
趙慧蘭只要看到有小孩子跟著大人來,立馬就會從口袋里摸出幾顆水果糖遞過去。
孩子們開心極了,一口一個“嬸嬸”,叫得格外甜。
他們小心翼翼地剝開糖紙,舍不得一口把糖放進(jìn)嘴里,而是拿在手上,用舌頭一下一下地輕輕舔著。
“哎呀,這多不好意思呀!”
“大山家的,這水果糖可不便宜,你給一顆也就夠了,給這么多干啥呢!”
“大山可真是個好孩子,賺了錢一點都沒忘咱們,還專門花錢給孩子們買了水果糖!”
村民們也紛紛表達(dá)著感謝!
可他們?nèi)疾恢?,這些水果糖,其實是陳大山買給趙慧蘭吃的!
在他們眼中,這種既貴又填不飽肚子的東西,給小孩子吃還行,大人要是把錢花在這上面,簡直就跟犯罪沒啥區(qū)別。
“二十一斤六兩!”
“媳婦兒,你按二十二斤算,馬二嬸這些日子可沒少幫襯咱們……”
“二十七斤八兩,按二十八斤算……”
陳大山不停地報出斤兩,每次都會多算幾兩湊個整。
周圍的村民見狀越發(fā)激動,不住地夸獎他。
實際上多算的這些,全加起來也就是一塊多錢的事兒。
用這么點錢就能換來這么多人的好感,何樂而不為?
不一會兒的功夫,李大柱和李二柱兩個就完全熟練上手了!
眼見這會兒來賣魔芋的人還不多,早就被擠到一邊的陳大山,也就轉(zhuǎn)頭去廚房做起了早飯。
買回來的白面昨晚就揉好悶在鍋里發(fā)酵了!
陳大山切了些野豬肉剁成了臊子,又倒了點白酒進(jìn)去去腥,再撈出泡好的紅薯粉條切成小段,準(zhǔn)備好蔥姜蒜末等調(diào)料,然后一起放進(jìn)搪瓷盆里攪拌均勻。
僅僅十幾分鐘,一盆豬肉粉條餡兒就做好了!
天氣冷,面粉發(fā)酵速度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