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982年的圖書館找書,只能依賴人工檢索系統和紙質目錄!
過程十分繁瑣,總結下來就是九個字:翻卡片、跑書架、問館員!
好在楊國宏和吳玉梅兩人的工作證“含金量”很高,館員愿意幫忙,而且山陽縣的圖書館也不算大!
陳大山和趙慧蘭兩人用了三個鐘頭左右,便將書目清單上的大部分書都找到了。
剩下的不是找不到,而是這圖書館里根本就沒有!
不過這個結果,陳大山已經非常滿意了!
他所找的書,大部分都是醫學方面的刊物!
找到以后并沒有抄錄刊物里的任何資料,而是直接翻到扉頁,把上面的地址和聯系方式抄了下來。
這就是他昨天在鎮上看到郵筒的時候,所想到的獲取權威證明的方法。
在這個年代,普通人想要得到專業的學術刊物,就只有三個方式。
圖書館借閱、參加學術會議、向作者或研究機構索取……
以陳大山的身份,前兩條路是肯定行不通的!
唯一的辦法,就是向作者或研究機構索取!
幸好昨天在楊家看到了那張報紙,在那篇報道中看到了有關絞股藍功效的論文,都是發表在哪些學術期刊上,同時了解到了中藥領域有關絞股藍的記載出處!
不然陳大山還真就只能先耗費大量的時間查到這些信息,然后再走下一步!
走出圖書館以后,陳大山立馬就帶著趙慧蘭去了郵電局。
這年代的通訊方式,還是以書信和電報為主!
打長途電話得到郵電局營業廳,向工作人員說明要撥打的號碼,由工作人員接通以后使用,通話按分鐘計費。
而且是人工轉接,流程很是繁瑣。
八個電話,其中有三個電話接通以后,他才剛剛表明身份和來意,對方就不耐煩地掛掉了!
還有兩個電話壓根沒接通!
只有三家耐心地跟他交流,并且記下了他報出的地址,答應將相應的刊物給他寄過來!
陳大山不僅沒有失望,反而還很高興!
有三家權威機構背書,就已經十分足夠了!
不過他并沒有就此放棄!
而是立馬買了信紙,帶著趙慧蘭一起在郵電局大廳,寫了五封信寄了出去!
掛了電話的,電話沒接通的,一家都沒落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