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倆背上全都背著一個背簍,里面裝著不少瓦片,打算先幫陳大山把屋頂修好了再出發。
而他們還沒走到,就驚訝地發現,陳大山家門口的臺階上已經是堆了不少瓦片。
這些瓦片成色各異,顯然不是某一個人送來的。
“大山哥你瞧,你對大伙兒的好,他們都記在心里呢!”
陳大山剛把門打開,李大柱便指著那些瓦片笑了起來。
陳大山看了看地上的瓦片,臉上也露出了笑容:“咱李家村,到底還是好人更多?。 ?/p>
送瓦片的人把東西放下就走了,連招呼都沒給他打一個。
由此可見,這村里雖說有幾個討人嫌的,可大多數人還是淳樸善良的!
今天早上是趙慧蘭做的飯!
聽到陳大山說狼肉可能不怎么值錢,她立馬就煮了一大鍋。
陳大山苦笑不已,見她連調料都舍不得多放,到底還是忍不住偷偷抓了一大把花椒、辣椒和生姜放進去。
任重而道遠?。?/p>
不趕緊多賺點錢,自家媳婦兒只怕永遠都是這樣舍不得吃、舍不得穿!
吃完早飯,李大柱兄弟倆丟下碗就出門爬上了門口的梯子,生怕陳大山把修房頂的活兒搶了。
陳大山好笑地站在梯子下面,拿起地上的瓦片就往上遞。
農村往房頂上瓦,就是這么一個挨著一個地站在梯子上,手對手的一路傳上去的。
要是人少,不停地上下梯子往上搬,天知道啥時候才能把房頂修好。
而他才遞了兩手,遠處便來了好幾個村民……
直接就被擠到了一邊的陳大山笑著道了聲謝,索性直接進屋收拾那些狼肉去了。
眼見他很快就把東西都堆在了之前用過的雪橇上,站在梯子上遞瓦的村民們又是好一陣夸贊。
倒也不是李家村的人就沒那個腦子,不知道冬天下大雪的時候可以用雪橇運東西。
而是這山里并非每年都會下這么大的雪,再加上從前根本沒有那條土公路,雪橇在險峻的小路上根本派不上用場。
人多力量大!
不一會兒的功夫,大伙兒就不僅是幫陳大山修好了屋頂,連屋里屋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了!
這時,李大柱兄弟倆已經回家把秀英嬸子背了過來。
多年的臥病在床,加上營養匱乏,秀英嬸子已是瘦到了只剩皮包骨。
一看到陳大山,她的眼淚就奪眶而出,虛弱得連連道謝。
說著說著,她甚至帶上了幾分托孤的意味,惹得李大柱兄弟倆都跟著哭了起來。
“嬸子,您別這么說,縣醫院的醫生多得很,肯定是能把您的病治好的!”
“大柱和二柱這么孝順,您將來可是要享福的,等他們娶了媳婦,您還得幫著帶孫子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