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南山上的賊匪有千余人,加上之前逃走的鄭剛,應有五個首領。其人數雖不及當初的黑虎寨,但戰斗力要強好幾倍,應有百西涼逃兵在其中?!?/p>
因為桃花山的戰斗祝榮和戚威并沒有參與,張成怕他們輕敵,故而強調了一下。
祝榮聽完摩挲著下巴。
“西涼逃兵?那看來是邊軍了,邊軍自古有一漢當五胡的說法,確實不能小覷?!?/p>
戚威也贊同道。
“我們雖有五千人馬,但那些輔兵和鄉勇根本沒有戰力可言,能與之作戰的還不到三千人。是場硬仗?!?/p>
劉安點點頭。
“幾位說得都有理。賊匪翻過南山,就跑到右扶風地界了,那時我們也不好越境追殺。所以要想殲滅賊寇幾乎是不可能的。”
圍寨,費時費力,這三千戰兵就算只圍三面,劉安確信他們也擋不住鄭剛等人拼死突襲。
還不如在正面對峙,只要把賊匪趕出漢中地界,讓百姓免受侵擾之苦,戰略意圖也算達到了。
最終經過商討,劉安決定把大營下在匪寨外五十里處,此處集結的大營也不拆,做糧草轉運之用,并留下五百正規軍,五百尋常村勇駐守。
另知會安陽縣令,讓他派五百縣兵支送前線糧草。
大軍翌日開拔。
再看匪寨這邊,鄭剛得知又是劉安帶兵征討,本有意逃跑,卻被其弟鄭鈞攔下了。
“大哥,我們還能往哪里跑,司隸管控極嚴,往涼州去,必會為韓遂所不容。還不如趁眾兄弟都在此,與那劉安斗上一斗,他雖有幾千人,但想剿滅我們西涼雄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?!?/p>
鄭剛想想還是留下了,南山和他之前盤踞的西山不同,南山上有五百多從西涼逃來的西涼兵。他們原跟隨于韓遂手下的一名將軍,由于知曉了韓遂想要謀反的消息,被韓遂所殺,大部也被韓遂收編。
涼州漢胡雜居,但他們這屯涼兵全是漢人,老家都在內地,因此沒有接受韓遂的收編,而是跑到了漢中。而漢律,當逃兵乃是死罪,他們這群小人物又沒有話語權,揭露韓遂謀反也沒有人會信,于是干脆就在漢中落了草。
鄭剛本是屯長,家在南陽郡,本想帶著自己兄弟們回老家去。嘗試后發現,千山萬水的,沒有路引想要安然回老家幾乎不可能,行到西城后就停下了。
“此次漢軍來勢洶洶,我們得全力抵擋,把那批甲胄都拿出來吧,萬不得已之時,該用還得用,”
大廳中,坐在首位的大當家王振說道。
“甲胄一出現,漢軍怕會傾盡全力剿滅我們啊?!?/p>
二當家伯玹擔憂道。
鄭剛也站起來發表自己的看法,他是個慫主兒。
“漢中郡兵和村勇的戰力并不強,當初在西山,我這一百弟兄差一點兒就把那劉安殺穿了。如今南山地勢險要,官兵雖有三四千人,我們只要固守,他們也奈何我們不得。”
眾人思索片刻,都覺得有理。
王振又問。
“如若官兵又造投石車轟我們怎么辦,那時我們就不得不主動出擊了?!?/p>
鄭剛一時語塞,這確實是個難題,劉安的那火石車太厲害了,跟他在西涼當兵時用的投石車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,射程又遠,威力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