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測試
林思之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一點。
如果極端一些,林思之完全可以設置這樣的游戲:
昏迷狀態下的罪犯被束縛住,同時他的手腕通過一根細線與機關相連。
一旦罪犯醒來,手腕產生移動,細線就會牽動機關,扣動手槍扳機,將他打死。
當然,在策劃書中存在一些限制,比如,規則介紹中不能摻雜明顯的錯誤信息欺騙玩家,更不能設計一款完全沒有任何通關機會的游戲。
但是,林思之也可以給這個游戲設計一個極端苛刻的通關規則:
假如罪犯醒來后,手腕沒有產生任何大于3的移動,并堅持10小時,則機關自動解除,游戲結束。
這個游戲規則,完全符合游戲策劃書的格式。
可實際上卻是一個幾乎必死的陷阱。
“從策劃書的格式上來看,我確實可以設計這樣一款游戲。
“但是,它不見得能通過審核。
“更何況,按照大屏幕上的要求,我應該對這名罪犯進行『公平公正』和『更加恰當』的判決,而不是用殘忍的游戲虐殺他。
“但是,應該如何界定什么是『公平公正』,什么又是『更加恰當』呢?
“一個已經被現代社會法律審判過的罪犯,難道還會有『私刑』糾正的余地嗎?”
林思之陷入沉思。
片刻之后,他拿起左手邊的犯罪檔案以及判罰結果。
【魏新建,男,37歲。】
【因生意失敗,在市中心限速40kh的道路上飆車開到129kh,將路邊一對夫妻以及懷抱的嬰兒當場撞死。】
【判罰結果:因交通肇事罪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。已服刑完畢并出獄。】
林思之仔細地把這段簡單的文字反復看了很多遍。
而后他默默地拿過筆,開始在游戲策劃書上書寫。
“沙沙沙沙——”
一個多小時以后,林思之放下筆,將已經寫下的游戲規則從頭到尾瀏覽了一遍。
他最終只取用了其中的部分道具。
【1無法通過轉輪確定實彈位置的銀色左輪手槍1支,實彈1顆?!?/p>
【2顯像管電視1臺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