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錦超直言不諱地回答道。
這個希望,一方面是王寨鄉老百姓吃飽穿暖的希望,一方面也是他個人進步的希望。
“那好,回到王寨鄉,咱們就進入正式流程。”
“前期的手續都由你負責。”
宋思銘對劉錦超說道。
“保證完成任務!”
劉錦超信心滿滿地立下軍令狀。
從宋思銘為杜如松四處奔走,甚至動用自己的私人關系來看,宋思銘是一個值得托付的領導。
他下定決心,要跟著宋思銘干。
宋思銘向東,他就向東,宋思銘向西,他就向西,堅定不移。
從永壽市區,到永宿縣城,兩個小時的路程,路上,劉錦超也沒閑著,就青山古城的問題不斷向宋思銘發問。
宋思銘則是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
他單槍匹馬來到王寨鄉,但不能單槍匹馬地干活兒,那樣的話,累死他也干不完。
既然劉錦超主動請纓了,那他就把劉錦超當成左膀右臂來培養。
而在他們兩人暢談了一個小時的時候,小李也加入進來。
和劉錦超一樣,小李也是那種頭腦非常靈活的人,不然也不會跑到護士站裝家屬,而且小李就是王寨鄉人,對王寨鄉的了解,遠超宋思銘和劉錦超。
他從一個王寨鄉老百姓的角度,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。
讓宋思銘有了更多靈感。
下午四點。
車終于開到了永宿縣公安局。
“我是杜如松的領導,瀾滄縣王寨鄉鄉長,宋思銘,這是我的證件,今天過來,是來協調杜如松的事情。”
宋思銘進門之后,便直接表明身份。
而鄉長的身份,也確實是有作用的。
“宋鄉長,杜如松的案子,是刑警隊,我幫您聯系刑警隊。”
外市的鄉長那也是鄉長。
負責來訪人員登記的警員不敢怠慢,特意幫宋思銘一行人,安排了一間屋子,而后便打電話通知刑警隊。
而此時此刻,刑警隊的領導,隊長張有志,正在親自審問杜如松。
攝像機沒開,也沒有記錄人員,就是張有志,一對一杜如松。
“杜副鄉長,你演技挺好啊!”
“裝生意人,是不是裝得很有成就感?”
張有志笑吟吟地望著杜如松,問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