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通過盜洞下墓拍的。”
文物保護中心的負責人,回答道。
“你們能下,我就能下。”
霍經綸態度堅決。
“這……”
文物保護中心的負責人,望向宋思銘。
盡管,現場最大的領導是市文旅局局長張孝儒和青南區區長安廣嘯,但霍經綸是宋思銘請過來的,肯定得宋思銘拿主意。
“霍教授,非下墓不可嗎?”
宋思銘問霍經綸。
“有些細節,光靠照片,視頻,沒辦法判斷,必須得親眼看到,親手觸碰才行。”
霍經綸說道。
“需要什么裝備,您跟我說,我們馬上準備。”
知道攔不住霍經綸,宋思銘只能全力配合。
“下墓的裝備,我們車上就有。”
霍經綸吩咐學生去車上取。
雖然霍經綸下墓是家常便飯,不當回事,但宋思銘不能不重視。
他跟張孝儒、安廣嘯商量了一下,而后便聯系消防部門和急救部門,讓消防和急救部門派人過來,以備不測。
霍經綸的學生把裝備取回來,消防和急救的人也到了。
看著消防和急救,在旁嚴陣以待,霍經綸不禁看了宋思銘一眼,他知道,這肯定是宋思銘的主意。
在別的地方,霍經綸還真沒享受過這種待遇。
盡管,認為這種待遇有些多余,但體現的,卻是宋思銘做事的嚴謹。
下墓之前,需要對下面的空氣質量進行檢測,這是進入封閉空間的標準流程,只有空氣質量合格,才能嘗試進入。
檢測過程很快,十分鐘就完成了。
由于前期,青山的考古人員下過墓,對墓葬內部的空氣進行過置換,因此,墓內的空氣質量良好。
但保險意見,還是要戴上防毒面罩。
霍經綸和他的一名學生,以及之前下過墓的一名青山考古人員,穿戴好裝備,順著盜洞進入。
整個下墓過程持續了半個小時。
半個小時后,霍經綸率先鉆出盜洞。
別看霍經綸已經五十多歲,但身手矯健,出盜洞之后,竟然還有一個跳躍的動作,摘下防毒面罩之后,更是氣不長出,面不改色。
“霍教授,怎么樣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