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這并不是問題。
只要沒有暗箱操作,就算有十個百祥制酒廠,宋思銘也不懼。
“主任,我認為公平競爭,不能只看價格高低。”
“同樣的轉讓價格,或者是相差不大的轉讓價格,我們還是應該傾向于建國制酒廠。”
“潘廠長是原青山市制酒廠的技術骨干,青山醇這個品牌在他手里,老百姓更容易接受。”
譚成義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“有道理。”
“確實應該綜合考慮。”
鄭元吉不住點頭。
“那咱們就搞一個小規模的競標?”
譚成義請示鄭元吉。
“可以。”
“既然兩個酒廠的負責人都在,那就今天競標。把班子成員都叫到會議室,建國制酒廠和百祥制酒廠,分別出價,咱們以價格為基礎,綜合考量,最后,由班子成員投票,確定青山醇商標的歸屬。”
鄭元吉分分鐘給出解決方案。
潘建國來國資委之前,肯定沒有預料到這個局面,必然沒有準備,他現在要做的,就是打潘建國一個措手不及。
說完解決方案,鄭元吉還問宋思銘,“宋鄉長,你覺得合理嗎?”
“非常合理。”
宋思銘微微一笑,回答道。
“那宋鄉長,你先休息一會兒。”
“我們準備準備。”
鄭元吉站起身說道。
“辛苦鄭主任了。”
宋思銘也起身相送。
鄭元吉走后,產權管理科科長肖光耀也退出譚成義的辦公室,去準備競標事宜。
辦公室里,就只剩下譚成義,宋思銘和潘建國。
“宋鄉長,實在不好意思。”
譚成義滿臉歉意地說道。
是他讓宋思銘和潘建國,過來簽商標轉讓協議的,結果,又搞出這么一出。
“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