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元吉是許滄海的人,王振早就知道。
他啟動對鄭元吉的調(diào)查,一方面是宋思銘提供了證據(jù),他得給宋思銘面子,一方面是想就著鄭元吉,順藤摸瓜,摸一點許滄海的猛料出來。
要知道,當(dāng)初,青山市制酒廠的貪腐案,許多證據(jù)都指向廠長鄭元吉,愣是被許滄海壓了下來。
最后,只有幾個副廠長受罰。
直覺和經(jīng)驗告訴王振,鄭元吉和許滄海之間,肯定存在著利益往來。
否則,許滄海不會這么護(hù)著鄭元吉。
而這些年,王振可是一直受許滄海打壓,即便當(dāng)上副書記了,許滄海還是像以前那樣,把一切臟活累活都扔給王振。
所以,王振很想在許滄海走之前,扳回一城。
但很遺憾,沒有成功。
許滄海說他屁股不干凈,肯定是指他的上位過程。
在這個問題上,王振沒有任何辯駁的余地。
回到自己的辦公室,王振想了想,先打電話,把停止對鄭元吉調(diào)查這件事,告訴了宋思銘。
“查不出問題嗎?”
聽到這一消息的宋思銘,微微皺眉。
潘建國可是言之鑿鑿,說鄭元吉有問題,而從鄭元吉針對潘建國的舉動看,鄭元吉也是像極了做賊心虛。
“一是查不出問題。”
“二是許滄海不讓查了。”
王振給出原因。
“許滄海不讓查了?”
“跟許滄海有什么關(guān)系?”
宋思銘不解道。
“有個情況,你可能不了解,十幾年前,青山市制酒廠的貪腐案,就是由時任市紀(jì)委副書記的許滄海親自負(fù)責(zé)。”
“當(dāng)時,鄭元吉身上有很多疑點,但這些疑點都被選擇性地忽略了。”
“后來,許滄海更是將已經(jīng)調(diào)入國資委工作的鄭元吉,樹立成廉潔奉公的典型。”
王振講述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