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應該很簡單吧,哪天梁市長到省城開會,或者你再到青山,抽個空就見了。”
宋思銘回答得毫不猶豫。
一是跟彭越的關系足夠好,二是還牽扯著彭越的叔叔,彭立人馬上就到江北,搭上彭越這條線,對梁秋香而言,也是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。
“不能梁市長到省城的時候見,回頭看梁市長的時間,我專程去一趟青山。”
彭越想了想,說道。
這是一個尊重和禮貌問題。
“沒問題,我回青山之后,跟梁市長提一提。”
宋思銘主動攬下這個任務。
這時,陸小婉的最后一道菜,也做好了。
彭越開了瓶好酒,三個人邊吃邊喝邊聊,聊著聊著,就聊到江北大學校長劉元洲,與書記邱景陽之間的關系。
雖然之前,宋思銘也跟老同學徐杰打聽了一下,但徐杰的級別不夠高,所以,了解的情況也不夠多。
相比之下,彭越是校團委書記,不說天天和校長,書記見面,也差不多了,肯定清楚更多的細節。
而事實也確實如此。
彭越嘆了口氣,說道:“劉校長應該是有點兒看不起邱書記的出身。”
“出身?”
“邱書記在二本院校的經歷?”
宋思銘懷疑道。
“對。”
彭越點點頭,進一步解釋道:“邱書記原來是二本院校的教授,這在學術圈,是比較容易受歧視的。”
“問題是,邱書記早就不搞學術了,劉校長應該也離開學術圈很久了吧?”
宋思銘說道。
“道理是這個道理,但長久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式很難改變。”
彭越回答道。
“那這次,戴院士到江北大學,劉校長不會反對吧?”
宋思銘思忖片刻,問道。
別邱景陽搞得熱火朝天,什么條件都答應了,到時候再被劉元洲一票否決,那樣,自己這個中間人,可就有點對不起戴浩淼了。
“不至于。”
“以我對劉校長的了解,他應該不會把個人情緒帶入到工作中,更何況,引進戴浩淼院士,是江北大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一步,劉校長不可能自廢武功,畢竟,在他的任內,引入一位頂尖院士,也是他的成績。”
在戴浩淼的事實上,彭越跑前跑后,很大程度上,也是料定劉元洲不反對這件事,不然,他肯定得掂量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