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說的這個問題,我已經考慮過了。”
“不同地域,對人才的吸引力,的確天差地別?!?/p>
“哪怕是江北省的省會江臺市,在吸引人才方面,與國內一線城市相比,也是存在著較大差距?!?/p>
“但是,現在,有一點已經確定了,那就是這個項目,要落在江北省境內。”
“所以,不需要再去跟那些一線城市去比,江北省內各個城市,進行比拼就可以了?!?/p>
“在這個大前提下,你還覺得青山毫無希望嗎?”
沐可欣分析完,問宋思銘。
“你要這么說的話,青山肯定還是有希望的?!?/p>
宋思銘回答道。
青山的城市發(fā)展,經濟發(fā)展,的確不如江臺市和昌順市,但也沒有數量級上的差距。
而如果以一個外省人的視角,青山和江臺,昌順的差距,就更小了。
“而且,這兩年,人才的流動方向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?!?/p>
“很多名校畢業(yè)生,在一線城市打拼多載,卻買不了房,拿不到戶口,孩子更享受不到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,升學優(yōu)勢?!?/p>
“這使得他們有了找一個不那么卷的新興城市工作生活的想法。”
“反正這兩年,恒達集團校招,京城等幾個一線城市的崗位,已經不是最熱門的?!?/p>
“在待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,更多高校畢業(yè)生,更傾向于二線城市,特別是距離自己家鄉(xiāng)近的二線城市?!?/p>
恒達集團的投資遍布全國,幾乎每個省都有分公司,沐可欣以事實為依據,逐步改變宋思銘的固有思想。
“這樣嗎?”
宋思銘其實也讀到過一些,人才回流,從一線城市轉入二三線城市的新聞,但他一直以為那是媒體為了博取流量,以偏概全,用個例代表整體。
但事實好像并非如此。
“眼下這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,是恒達集團與國科院人工智能所的合作項目?!?/p>
“如果青山真的存在硬性問題,我也不會想方設法讓戴院士,優(yōu)先考察青山。”
“我又不是傻子,不可能拿自己家的錢打水漂?!?/p>
沐可欣隨后又對宋思銘說道。
“明白了?!?/p>
宋思銘微微點頭。
“至于項目落地的人才招聘,我也想好應對方案了。”
“第一就是多給錢,重賞之下必有勇夫,只要錢給得夠,別說到青山了,到非洲都有的是人去?!?/p>
沐可欣繼續(xù)說道。
“確實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