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宋鄉長,你這是又撿到寶了啊!”
各鄉鎮負責人,買到酒的,沒買到酒的,都湊到了宋思銘身邊,滿是羨慕地對宋思銘說道。
以大家的熱情來看,青山醇白酒會毫無懸念地成為青山最為暢銷的白酒,而王寨鄉也將擁有青山市規模最大的制酒企業。
“確實是運氣好,被我碰到了。”
宋思銘呵呵笑道。
當然,這是謙虛的說法。
喝到潘建國釀的酒,確實沾點運氣,但是,后續的一系列操作,宋思銘都是有計劃有步驟的。
眼下的局面,也是他早就預想到的。
“我怎么就碰不到這種好事呢!”
有一名鄉長感慨著說道。
“你碰到也沒用。”
“青山醇一個商標就三百萬,你敢下手嗎?”
另一名鄉長講出現實。
“三百萬……三十萬,我都不敢下手。”
那名鄉長轉而夸起宋思銘,“只能說宋鄉長有膽識,有眼光,青山醇這個商標,一直在國資委掛著,青山市制酒廠那些老員工,想找也能找到,可就是沒人敢復活青山醇。”
市場瞬息萬變。
大家看到現場的購買熱情,才知道青山醇能夠暢銷,可能夠在行動前,就預判到這種情況,才是真正的能力體現。
而且,對于這種有風險的項目,其他鄉鎮負責人,是不敢幫著做主的。
萬一最后賠了,賠錢的人堵著政府的大門要錢,他們可就烏紗不保了。
也只有宋思銘,敢于承認這種風險。
“還有一件事。”
趁著各鄉鎮的負責人都在,宋思銘說道:“明天,新糧集團也會到年貨節現場,進行現場考察。”
“新糧集團?”
各鄉鎮的負責人頓時來了精神。
瀾滄縣十七個鄉鎮,除了縣城,也就是縣政府駐地城關鎮,其他鄉鎮都是不折不扣的農業鄉,農業鎮。
新糧集團作為國內領先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,這些農業鄉,農業鎮的負責人,又怎么可能沒聽說過。
“新糧集團考察什么?”
“要收購我們的農產品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