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件事不能就這么算了。”
程奎旋即問宋思銘。
“沒有錄音,也沒有錄像。”
“即便錄音錄像也沒用,飛程網的董事長季霄鵬沒有出面,只是派了一個職業經理人過來,真出了問題,也是甩鍋給職業經理人,說是職業經理人的個人行為,跟他們無關。”
宋思銘對程奎說道。
“確實。”
聽宋思銘這么一說,程奎也冷靜了下來。
但是該吐槽還是要吐槽,“鼎新科技也算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大企業了,錢早就賺夠了,怎么會用這么齷齪的手段?”
“對于某些人來說,錢可沒有賺夠一說。”
“賺了一個億想十個億,賺了十個億,想一百億,根本沒有盡頭。”
“而且,鼎新科技的發家史,本來就不怎么光明正大,類似的事,還不知道做了多少。”
針對于鼎新科技,宋思銘是需要盟友的,程奎的背景身份,完全符合盟友的定位。
所以,他得讓程奎知道鼎新科技是怎么回事。
對于鼎新科技,程奎也不是全無了解。
多年以來,網上一直存在著鼎新科技的負面評價,包括但不限于,鉆政策的漏洞,利用非常規手段打壓對手,以及關鍵時刻,無視國家利益,站在境外資本一邊。
特別是最后一條,讓鼎新科技飽受爭議。
其標志性事件是前些年,國際通訊協會,組織投票,以確定下一代的通訊協議標準。
國內國外的多家通訊公司,帶著自己的協議標準,參與投票。
如果國內公司獲勝,整個行業都要按照我國制定的標準進行發展,但擁有投票權的鼎新科技,卻把票投給了一家國外公司。
這直接導致現在,整個行業的發展,還在國外標準框架下,國內的通訊公司處處受制于人。
“思銘,你覺得鼎新科技,會就此停手嗎?”
思考著鼎新科技的黑歷史,程奎問宋思銘。
“不會的。”
“人工智能產業是星辰大海,鼎新科技重金押注,一旦他們的鼎新模型,沒有獲得相應的市場地位,就會造成幾百億上千億的損失。”
“以鼎新科技的秉性,為了這幾百億上千億,什么事都干得出來。”
宋思銘認真地分析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