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思銘不提醒,李金水也知道該怎么做。
他參與過的招標活動,沒有一百次,也有八十次了,以前甚至出現過中標企業,沒辦法繼續承建工程的情況。
相比之下,這一次,中標結果都沒有宣布,處理起來,更加簡單。
“對了,宋書記,我怎么聽說您要到市文旅局當局長助理呢?”
二次招標的事說完,李金水試探著問宋思銘。
“消息傳得這么快嗎?”
宋思銘驚訝道。
要知道,任命文件,明天才能下來。
“您還真要去市文旅局啊?”
李金水沒想到,傳言竟是真的。
他還想趁著這次修路,好好跟宋思銘搞好關系,以求未來,宋思銘上去之后,能拉他一把呢!
結果,關系還沒搞好,宋思銘先上去了。
以后,宋思銘不在瀾滄縣了,他也就失去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機會,著實可惜。
“準確地說,只是到市文旅局兼個職,我短時間之內不會離開王寨鄉,離開瀾滄縣,王寨鄉,瀾滄縣依舊是我的主陣地。”
感覺李金水是誤會了,宋思銘當即做出說明。
“還能這樣兼職嗎?”
電話那頭的李金水怔了一下。
可轉念一想,宋思銘鄉黨委書記兼鄉長,本身就已經是個非常規操作了,再兼一個市文旅局的局長助理,好像也沒什么。
至于為什么會這樣兼職,李金水猜測是宋思銘最近在短視頻平臺太火了,市領導想借著宋思銘的熱度,推動整個青山的旅游發展。
無論原因如何,對他個人,宋思銘留在王寨鄉,都是大大的好事,這讓他有機會繼續和宋思銘“并肩戰斗”。
“我就說嘛,王寨鄉還一大攤子事兒,怎么可能讓宋書記你離開王寨鄉。”
李金水想了想,對宋思銘說道:“宋書記,二次招標,您可得幫著我們縣交通局好好把把關,別折騰半天,再出一個聚興建工。”
“行,回頭各競標單位的標書提交了,你通知我,我跟著一塊看看。”
對于李金水的“盛情邀請”,宋思銘并不推辭。
此前,他覺得修路的主管單位是縣交通局,招投標理應由縣交通局負責,他要是參與,就越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