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察團成員已經在市政府集合。
由于昌順距離青山較遠,考慮到長時間坐車過于疲勞,考察團頭天下午出發,中間休息一晚,第二天一早到青山。
三十多人的考察團,分乘四輛考斯特。
下午四點半,準時開出昌順市政府。
最末一輛考斯特上,坐的是昌順各區縣分管招商引資的副區長,副縣長。
大家同一級別,經常在一起開會,相互熟悉,車上也沒有更高級別的領導,車一動,便展開了熱烈的討論。
“頭一次聽說,第一名跟第三名學習,也不知道上面的領導怎么想的?!?/p>
一名副縣長說道。
“我也覺得有點兒扯,不就是一個貧困縣的貧困鄉,引進了幾個項目嗎?這有什么值得學的?”
“是啊,論招商引資,咱們昌順在江北省是爺爺輩的,就算是江臺也得靠邊站,更何況青山?!?/p>
“江臺靠邊站那是一定的,我有朋友在江臺統計局工作,聽說他們去年實際招商引資金額,還不足咱們的百分之七十。”
“實際是實際,最后公布出來的數字,肯定會比咱們高一丟丟,省會嘛,怎么能讓別人超過去?”
本來討論的是青山,是瀾滄,是王寨鄉,結果,句話,就偏轉到省會江臺了。
因為,一直以來,從上到下,昌順對省會江臺都是很不服氣的,特別是江臺的gdp超越昌順之后,就更不服氣了。
每年江臺都會在昌順公布統計數據后,再公布自己的統計數據,這讓昌順這邊,高度懷疑,省會江臺為了面子,為了第一的名頭,數據作假。
畢竟,各市的經濟數據,都是各市自己的統計部門統計,統計的時候,稍微偏一偏手就能多上幾十億。
而每年,昌順和江臺的gdp差距,也正好是這幾十億。
這就導致,在昌順,沒有一個昌順人,沒有一個昌順的干部,認為自己是第二名,大家都覺得自己是第一,只不過被黑了而已。
可江臺是省會,大家也不能公開發聲,只能背后吐槽。
“偏了,偏了?!?/p>
“討論的是青山,怎么又跑到江臺去了!”
就在吐槽大會,即將正式開始的時候,黎縣副縣長龍劍昆及時站出來,糾正方向。
“對,還是別說江臺了,說多了鬧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