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萬一,您被派出所抓了,不就找不到您了嗎?”
宋思銘對大仙說道。
“派出所……”
大仙怔了怔,終于反應過來,“你是來搗亂的吧?”
“不應該叫搗亂,應該叫提醒,利用封建迷信斂財,是可以入刑的,你要是再不收手的話,很容易把自己送進去。”
宋思銘想讓大仙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。
大仙卻不動聲色地問宋思銘,“怎么算收手,從今往后,不給人看病了?”
“還得消除過去產生的負面影響。”
“比如你利用封建迷信,蒙騙南河口和張家墳的村民,導致他們一次一次錯過改善生活的機會。”
宋思銘說道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
聽宋思銘提及兩個村的拆遷問題,大仙豁然開朗。
“你明白什么了?”
宋思銘好奇道。
“你是那些想要拆遷的村民,找來嚇唬我的吧?”
大仙說道。
“你怎么會這么想?”
宋思銘沒想到,自己憑空就多了一個身份。
“我很難不這么想,畢竟,這種事以前就發生過,有的人只圖一時的利益,注定是害人害己。”
大仙義正辭嚴地說道。
“您入戲有點深吧?真以為自己是神仙了?”
宋思銘有點兒想笑。
“難道不是嗎?”
大仙反問道。
“當然不是。”
“你剛才給我算得就一點不準。”
宋思銘揭開大仙的虛假面具。
一聽他是問仕途,就說他仕途不順,這是典型的排除法,因為,九成九仕途順利的,不會閑著跑到這問仕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