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分鐘后,宋思銘和彭越,并肩走出了行政樓。
“彭老師,您躲清閑的功夫,還真是一流。”
宋思銘對彭越說道。
“這可不叫躲清閑,這叫對自己的身份有著清醒的認知。我一個團委書記,說了也不算,在那干坐著,實在沒什么意思。”
彭越聳聳肩說道。
“您可以再往上奔一奔。再上一步,就有意思了。”
宋思銘說道。
“不是那么容易的。”
“在高校任職,管理能力是一方面,學術水平是另一方面,像我這種純粹走行政路線上來的,后勁一般都不太足。”
彭越直言不諱地對宋思銘說道。
近些年,高校領導的選拔,越來越傾向于那些學術大拿。
像江北大學這種排名前列的名牌大學,副校長不是教授,博導,自己都不好意思,至于校長,就更夸張了,不是院士都不好意思。
更有甚者,院士當校長,都會被嫌棄。
就比如前段時間,國內某排名前五的大學換帥,校長換成了一位本科畢業于普通二本的院士。
此次調動招致這所大學的校友,集體聲討,嫌棄新校長本科出身不好,配不上他們學校,按照校友的意思,至少也得是他們學校培養出來的院士,才有資格成為他們學校的校長。
這件事鬧得很熱鬧。
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輿情。
這也讓上面的大領導,意識到高校山頭文化,極大地制約了高校的發展。
特別是一些名牌大學,仗著有一些知名校友,身居高位的校友,排斥從外部調入的領導,甚至是想盡各種辦法,拒絕領導從外部調入,逐漸形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,故步自封。
為了打破這種局面,最近,各大知名高校領導層,迎來密集調整。
校長輪崗,書記從系統外調入。
邱景陽就是在這種背景下,成為了江北大學的黨委書記。
而邱景陽全力引進戴浩淼院士,籌建人工智能學院,很大程度上,也是為了打破江北大學內部的山頭文化,好讓學術的血液,可以真正地流動起來。
宋思銘也知道,現在高校干部正在趨向于從高校教師中選拔,越來越多的教授,博導走上領導崗位。
此舉雖然有益于打破外行領導內行的弊端,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