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忽然問道。
“對,就在前面那輛車上?!?/p>
有認識孫國華的確認道。
“讓孫主任去王寨鄉,這不是傷口上撒鹽嗎?”
年前,戴浩淼院士到昌順考察前,高新區從上到下,加了整整一個月的班,管委會主任孫國華更是連續一個月沒回家,吃住在辦公室。
忙活了這么久,卻被人靠著關系,半路截胡,孫國華心中的怨氣,還不知道有多重。
“別到時候,孫主任再和那位宋鄉長打起來。”
有人擔心地說道。
“不至于,不至于?!?/p>
有熟悉孫國華的,說道:“孫主任控制情緒還是非常厲害的,之前,被開發區搶了那么多項目,不也是一聲沒坑嗎?”
“有沒有可能,孫主任根本不知道是開發區搶了項目,所以,才一聲不吭?”
話題分分鐘又轉到昌順開發區和昌順高新區的矛盾上。
按照功能定位,開發區承接傳統項目,高新區承接高新項目,但現實是,傳統項目越來越少,即便有,也是污染嚴重的項目,開發區靠近市區,光是環評一項就過不了。
這種情況下,開發區逐漸把手伸向了污染小,產值高的高新項目。
由于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由副市長兼任,直接與市里接洽的高新項目,幾乎都被安排到了開發區,反觀高新區,毛都撈不到一根。
“其實,孫主任還不是最慘的?!?/p>
一名副縣長說道。
“孫主任還不是最慘的?”
“那誰是最慘的?”
大家望向這名副縣長。
“江臺市商務局副局長錢濤,就因為江臺沒拿下人工智能大模型這個項目,他成了背鍋俠,被扔到區里當副區長,還是排名最后的副區長,如果深度參與了也還好,問題是,他只是在接待戴院士的時候湊了個人頭,鍋直接就扣到他身上了,你說上哪說理去?”
這名副縣長和錢濤認識,講述江臺與人工智能大模型失之交臂,所引發他的連鎖反應。
“這么一比的話,孫主任確實算是幸運的了?!?/p>
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大家對孫國華的同情,迅速轉移到錢濤身上。
不管怎么說,孫國華的高新區主任,還能穩穩地當著,而錢濤則是被徹底邊緣化了,副區長,很可能就是錢濤的最后一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