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你們理解中的好地方是哪?”
宋思銘笑著問道。
“鄉政府。”
“離鄉政府越近越好。”
支書,村委會主任,宋滿囤異口同聲地回答道。
“那如果我說,用不了多久,鄉政府就會搬到你們這里呢?”
宋思銘對支書,村委會主任,宋滿囤說道。
“這里?”
“屯頭村?”
支書,村委會主任,宋滿囤都懵了一下。
鄉政府的駐地,一般是全鄉人口最多最發達的村,并且以這個村來命名鄉名,比如王寨鄉,是先有王寨村,再有王寨鄉。
鄉政府真要搬到屯頭村,那王寨鄉豈不是要改名屯頭鄉了?
“沒錯。”
宋思銘卻是給予確認,并且指著吃飯的房間說道:“說不定,這間屋子,以后就是我的辦公室了。”
“這……”
支書看了看還沒打開的酒瓶,懷疑地問道:“我們應該還沒喝酒吧?”
“沒喝。”
村委會主任和宋滿囤回答道。
“那我怎么有點迷糊呢?”
支書掰著手指頭算道:“屯頭村又窮又小,唯一一個小賣部,前兩天都黃了,而且咱這的交通也不行啊,連拖拉機都開不進村,全靠兩條腿,鄉政府真搬過來,領導們工作生活都不方便,別的村來辦事,更不方便……”
“支書,咱們村也沒有你說的那么差。”
“歸根結底就是一個路的問題,大不了我帶著人修路。”
支書還想繼續說屯頭村的缺點,但被宋滿囤分分鐘打斷,并努力地往回找補。
聽宋思銘的意思,屯頭村搬遷,就是為了給鄉政府騰地方。
鄉政府要是不來了,屯頭村肯定就不搬了,那兩千萬的補償不也沒有了?
支書這個人就是太實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