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人們穿著白大褂、戴著口罩,坐在各自的工位上,從傳輸帶上拿下來珍珠貝,然后取珠、放珠核,再把消毒好的珍珠貝放入旁邊凳子上的竹筐里。
劉美蘭、唐小魚和王樂梅都非常重視珍珠養殖情況。
劉美蘭親自拿起一個大的珍珠貝,用工具輕輕打開,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圓溜溜地鼓起來的點,眼睛一亮,沒想到珍珠貝里的珍珠長得這么好!
“不錯,數量不少。我再數數……15的一個,10-15的居然有八顆,05-1的有五個。剩下的七八個都更小,沒必要取出來了,放在里面繼續長。形狀也不錯,大部分是圓的,其他的有點不規則,還有畸形的。”
唐小魚也松了口氣,“我家養殖了這么多珍珠貝,總算能回本了。”
王樂梅輕笑,“哪只是回本?明明是大賺特賺。”
唐小魚笑了,“托王總的福,四方島終于有一項支柱產業了。”
自從海鮮資源減少之后,四方島這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差。好在有劉美蘭和王樂梅開的工廠,不僅吸納了很多勞動力,還能讓當地老百姓養殖珍珠、海鮮,跟著受益。
王樂梅笑笑,“多虧了美蘭那邊的珍珠貝品種好。你看,這養殖的南海珍珠,和野生的沒什么區別,品相特別好。”
唐小魚拱手,“那就多謝劉總、王總提攜四方島。這些畸形的、沒有打磨價值的珍珠,全部留下來,賣給我們做化妝品。”
王樂梅點頭,“行,反正我要了也沒多大用,打磨成本高,不劃算。”
工人們認真按照要求做,一開始不太熟練,速度有點慢,等熟練之后,速度就快多了。
當然也有一些工人為了求快,不小心損壞了珍珠貝,被巡查的小組長發現后,一個要賠償十塊錢,弄壞幾個,一天就白干了。
在處罰了幾個之后,工人們不敢糊弄了,老老實實地做。
基本工資三百塊錢,但一天的提成居然有四十多,甚至有做得快的,能有五十多元。
這樣一算,一個月能賺兩千塊錢左右,這樣的收入真的不低了。
看樣子這樣的工作能干到年底,足足四個月,能賺上萬塊錢。這可比趕海撿一些小魚小蝦賣錢強多了,和家里的爺們賺的相比也不少。
一樓是開珍珠地,二樓是清洗分揀,三樓是打磨,四樓是串珍珠。
四方島上幾乎所有沒有正式工作的婦女都來這里工作了。
家屬院的那些沒有工作的軍嫂,也紛紛想辦法,最后人數增加到六十八人。
整個四方島因為珍珠熱鬧起來,沸沸揚揚的,大家都好奇唐鎮長家養殖的三百畝珍珠貝能賺多少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