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現在的影視行業整體進入了一種比較功力的大環境,所以盈利情況并不樂觀的紀錄片鮮有人問津,即便有,要么是國資機構,拍些主旋律的東西,手段還特老套,要么就是小導演拉起的草臺班子,沒人手沒資金空有一腔理想肯定是拍不出完美的紀錄片。
所以對于國產紀錄片不能太苛刻,在金龍獎的評選中,沒有長片短片的區分,沒有上映地區的要求,對制作日期的要求也很寬松,只要是近幾年就行,這時候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就顯得尤為搶眼了。
國內紀錄片的發展一直處于初級階段,好作品真的不多,觀眾也沒有養成在影院欣賞紀錄片的習慣,即便巨星名導姜文親自為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的《海洋》擔任漢語旁白配音,但內地票房還是很尷尬。
相較而言,臺彎的紀錄片發展的就比較健康了,而且不乏精品,比如去年金馬獎得獎的《看見臺彎》,而內地多少年才出了這么一部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在海內外引起了較大反響,算是開啟了國產紀錄片的新紀元了,無論盈利情況還是制作手段都值得其他紀錄片從業人員學習,所以它的得獎絕對是眾望所歸。
接下來要頒發的是最佳短片獎,為了和后面的最佳動畫短片區分,可以稱之為最佳真人短片獎,著名導演賈樟柯頒獎,很多未來的大導演可能就是從一部長十幾分半小時的短片啟程的,或許入圍的這些導演中就能走出一兩個真正的導演也說不定。
從銀幕上的視頻片段可以看出。入圍的五部作品中既有表現父女親情的《叫我爸爸》,也有表現高中生情感和困擾的《我要進前十》,還有惡搞邵氏動作片風格的《嘻哈三部曲之絕世高手》。另外還有帶有科幻色彩的《壞未來》和已經斬獲了金馬最佳短片獎的《拾荒少年》。
這五部作品的的導演何沐基本都知道甚至認識,《叫我爸爸》不必多說,導演叫獸易小星是網絡拍客的先驅,跟何沐關系不錯,他的萬合天宜和土豆網是戰略合伙伙伴,《萬萬沒想到》、《報告老板》都是萬合天宜和土豆網合作推出的。
《我要進前十》的導演畢鑫業是中傳媒的學生,李胖的師弟。他母親是行內人,跟水木合作過,他在校拍的導演處女作《再見金華站》還曾被何沐在微博上推薦過。他很欣賞這個年輕人的才華,《我要進前十》是他的高中三部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薦白佛認為優秀的短片,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看,真心不錯,而且不用花太多時間,如果有遺落也希望大家能推薦自己喜歡的~再次感謝shashazhuzhu的打賞和各位的月票推薦票,再求一求推薦票,離五萬已經不遠了!】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