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雨后,天兒又暖了些,春意正濃,桃、梨花木齊發(fā),一片片粉煙霞,白松云。
曲音日子閑下來,只有袁院正會來與她說說話,探討探討醫(yī)術,兩三次以后果然向她借看醫(yī)術,老頭子拍著xiong脯表示,“老夫絕不會讓縣君吃虧,我家有藏書六十卷,您出宮后到我府邸來,隨便借,隨便看。”不過縣君看了也無用處,貴為世家大婦,又不可能去行醫(yī)。
她自是答應下來,讓柳月往安國公府傳信,將典籍醫(yī)術打包好了給袁院正送去。
天氣越發(fā)的好,曲音不再出去閑逛了,窩在房間制香,長月宮那邊得知,大箱大箱的香料送到碧凝殿,不乏名貴稀有的,還讓小喜帶話來,“縣君還有差的缺的,讓紅玉姐姐直接去內庫取,內庫沒有就找綠珠姐姐開陛下私庫,若私庫也沒有,奴婢再去外頭收,總之陛下發(fā)話了,縣君有令底下人一律不得推諉,”
“陛下隆恩,妾身感激不盡。”
曲音前幾日所制香丸已晾干,個個約銅錢大小,她取一粒熏了,碧玉香爐里,煙氣一縷飄出,釋出辛涼淡香,如有清氣灌頂,提神醒腦。
“縣君制香的手藝絕了。”紅玉深吸一口,“這是什么香?”
“我自己摸索的香方,取名‘擷香丸’,加了幾味提神的藥材。早年隨師傅游歷,光是賣香就能籌措路資,還能盈余與百姓贈藥。”
“縣君、柳神醫(yī)真是醫(yī)者仁心。”紅玉夸贊道。
柳月聞言皺眉,不知她是真贊還是暗諷。又覺以往舊事,娘子何苦拿出來說?制香是風雅事,制香賣錢,卻是俗之又俗。
紅玉不知柳月心頭彎繞,取幾只紅木漆鏤花盒子,一盒十枚,裝了五盒,試著開口,“縣君可要送陛下兩盒,當做回禮?”
曲音本沒這打算,但紅玉提了,也不好拒絕,人家送那么多香料,便道:“陛下賞賜無以為報,只能聊表心意。”
紅玉:“奴婢尋紫袖有事,正好帶過去。”
翌日曲音去長月宮施針,謝淮還在批折子,蘇大監(jiān)伺候筆墨,寬衣大袖,青色云紋滾邊長袍,淺水藍腰帶一束,腰間垂玉絳。
曲音見禮,忽而擷香丸香氣襲人,似遠似近。
她心下一動,他還真用了呀!
他看了她一眼,溫聲道:“還有幾份折子未批,縣君稍候。”
曲音只得坐等,紫袖奉茶來,沒一會兒又有鮮果來,是一大盤子櫻桃,紅嘟嘟的,用糖漬過了,輕輕一咬,汁水破出。
她吃得小嘴鮮紅,顏色與盤中櫻桃,別無二致。
謝淮放下折子,也拿了一粒,咬在齒間,是一種復雜的酸甜味。
他起身,“讓縣君久候了!”
半個時辰后,針灸結束,謝淮攏了中衣,靠在枕上,懶懶道:“這月十八,大昭寺有大法會,縣君可隨孤一道出宮。”
曲音拜謝,明白謝淮是準許讓她歸家一趟。真是太好了,這回回去見小三娘,老太婆是不敢再攔了。
她走后,蘇大監(jiān)還嘆氣,“縣君骨肉分離,礙于孝道不肯多言,想必心中十分難受。”
大戶人家,慣常用這招拿捏兒媳。綠珠倒不那么想,“老夫人自出清和崔氏一脈,行止坐臥,是禮儀典范,博覽群書,有詠絮之才。小三娘養(yǎng)在她膝下,旁人都要高看一眼。”未盡之言是,三娘由曲音教養(yǎng),自然隨母親,身份低了一籌。
紫袖不愛聽她這個調子,翻了個白眼,宋太尉之女,輪得到旁人挑挑揀揀?
謝淮披起外袍,束好衣冠,“府內老夫人輩分最長,小輩們無可奈何。”
蘇大監(jiān):“等宋太尉回來就好了。”
紫袖:“是啊,宋太尉回來,縣君日子就好過了!”
謝淮笑了聲,意有所指,“誰知道以后的事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