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…………
“火生土!接下來,要趕緊修煉六種納音土!”
“屋上土最弱,然后是壁上土、城頭土、沙中土、路旁土,而大驛土是最強的……”
“屋上土,對應:丙戌、丁亥。”
“城頭土,對應:戊寅、己卯。”
“壁上土,對應:庚子、辛丑。”
“沙中土,對應:丙辰、丁巳。”
“路旁土,對應:庚午、辛未。”
“大驛土,對應:戊申、己酉。”
“要怎樣才能將六種納音火,去催生六種納音土?”
“心臟為火,所以六種納音火,是用來強化心臟。”
“脾臟為土,所以六種納音土,是用來強化脾臟。”
李奕不停地思考,深知要在修煉之路上繼續前行,就必須先平衡內心,否則終將被狂熱的火焰吞噬。
于是,徹底掌握六種納音火之后,他決定暫時放下對力量的無盡追求,轉而尋求內心的平和與穩定,為接下來的納音土修煉,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他開始閉關冥想,在漫長的靜坐中,聆聽心跳的聲音,每一次跳動,都與體內的火焰共鳴。
漸漸地,那些因火焰而起的狂躁情緒,終于被撫平。
“屋上土,如細雨滋潤,需溫和之火,慢慢培育;壁上土,堅固而沉靜,需內斂之火,以固其基;城頭土,高聳而威嚴,需狂野之火,以壯其勢……
沙中土,隨風而散,需沉穩之火,以定其形;路旁土,平凡而廣闊,需本命之火,以煥其彩;大驛土,連通四方,需爆裂之火,以通其脈。”
李奕默念口訣,開始嘗試以一種更為精細的引導之術,將心臟的火焰之力,緩緩引導至脾臟區域,模擬自然界中火生土的過程。
起初,火焰與土元素之間的轉換,并不順暢,但他運用各種知識,不斷地調整引導策略,終于找到那微妙的平衡點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他感到體內的火焰之力,逐漸轉化為溫潤的土元素,滋養著他的脾臟。
屋上土的細膩、壁上土的堅韌、城頭土的雄偉、沙中土的靈活、路旁土的包容,以及大驛土的廣博,逐一在他的脾臟生根發芽。
他的肉身變得更加堅韌,富有生命力,不僅力量倍增,而且對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,也大大增強。
更重要的是,隨著納音土的融入,他的心境變得更加平和與廣闊。
那些因納音火而起的復雜情緒,已被土元素的沉穩與包容所化解。
“土生金,接下來,是修煉六種納音金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