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了,廢話不多說,接下來我將會對這首歌進行如下點評。”
“首先歌詞方面,我想問創作人夏初一,你在寫歌詞的時候帶腦子了嗎?”
“什么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,是否還能紅著臉,這樣直白的句子你也好意思用!”
“就是網絡流行語的修辭邏輯也比你強出好幾個層次!”
“還有在我看來這首歌就是嚴重的青春懷舊型的模板化表達方式,讓懷舊情緒顯得刻意煽情!”
“整體給人感覺就是情感表達趨于套路化,意象堆砌缺乏新意!”
“接下就是編曲方面。”
“這首歌的編曲更是缺乏層次感。”
“旋律線條平淡,副歌記憶點依賴重復而非設計創新。。。”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林林總總茍音浪對這首歌寫了一段兩千字的長篇大論。
將這首歌批判的可所謂是一無是處。
馬總和楊姐看過樂評之后頓時氣得渾身發抖。
就連媯盈語的臉上都布滿了寒霜。
不過接下來事情發展的趨勢直接驚得馬總等人目瞪口呆。
從茍音浪發布完動態之后,他的評論區就炸了。
“沙發,對不起大家,我拉鏈沒拉好,把他給放出來了。”
“這狗一樣的東西又來點評別人的歌曲了?讓我看看什么歌?《匆匆那年》?不行我要去聽一聽,茍東西的眼光與正常人類不一樣,他認為好的肯定是不堪入耳,他認為不好的一定是精品,各位我先去聽歌,一會再聊。”
“同去,同去!”
“各位,我剛聽完回來了,盈語女神給我唱哭了!”
“嗚嗚嗚。。。我也是,前奏聽了真的很難受,不知道為什么,好像失去了很珍貴的一段時光,再也沒有辦法回去,就連懷念都變得無力。不過真好聽,我還要再去聽。”
“茍音浪樂評必出精品!”
“茍音浪樂評必出精品!”
“茍音浪樂評必出精品!”
接著便是無盡的嘲諷,竟然刷起屏來了。
很快茍音浪的樂評就被沖上了熱搜。
排名在第十的位置上,標題為“茍音浪的反向樂評!”
這一系列的發展,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。
就連媯盈語都有些哭笑不得的看著這一幕。
“干什么?都干什么?趕緊啊,給我買熱搜,把茍音浪的這條熱搜給我頂起來,我要讓他登上熱搜第一的位置!”
“沒我的同意,誰也不允許將這條熱搜給我降下來,我要讓它一只保持第一的位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