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導(dǎo)這里的《神探狄仁杰》系列連拍三部,已形成品牌效應(yīng),然而拍到第四部時,制片人張文玲想要多加些感情戲,謀求更高的收視率,而編劇兼導(dǎo)演錢雁秋不同意。
最終雙方各起爐灶,分道揚鑣。
導(dǎo)演兼編劇的錢雁秋擁有《神探狄仁杰》原演員陣容梁冠華、張子健、須乾等,繼續(xù)拍攝了神斷狄仁杰,但因為官司打輸了,為避免版權(quán)糾紛,不得已改名為《神斷狄仁杰》。
這事兒挺讓人無語。
錢燕秋等于是自己親手打造了《神探狄仁杰》這個超級ip之后,又被商業(yè)和資本脅迫,丟掉了這個自己親手打造的ip,而原制片方擁有原班創(chuàng)作班底,大膽啟用了全新演員陣容,如富大龍和楊冪等人,拍攝了一部偶像版的《神探狄仁杰前傳》。
后續(xù)沒什么值得關(guān)心了。
因為這個超級ip至此已經(jīng)玩砸了,錢導(dǎo)這邊因為上了年紀(jì),終究不得不遭遇江郎才盡的質(zhì)疑,也就徐克拍攝的電影版狄仁杰還算是不錯的作品,不過前兩部堪稱神作的質(zhì)量卻成為無數(shù)人永痕的回憶。
“演員方面?”
陳杰想聽聽洛遠的建議。
此時他還沒有看劇本,洛遠說幾個主要演員,他看劇本的時候可以嘗試著代入一下,如果代入不了再和洛遠據(jù)理力爭,代入得了自然是皆大歡喜。
“首先男主角。”
洛遠笑道:“薛涼。”
好吧,第一個主角人選就讓陳杰接受無能,哪怕洛遠繼續(xù)讓古越或者周牧來演自己的男一號也比這個好啊:“年紀(jì)大了點吧……”
正劇歸正劇。
但現(xiàn)在的電視劇,哪有找個大叔演男一號的,就算你非要找個大叔,娛樂圈長得帥氣的大叔也不是沒有,你非要找薛涼這種其貌不揚的,對了,聽說最近薛涼還胖了點。
胖大叔版狄仁杰?
是,薛涼的演技很好,也是緋紅力捧的老戲骨,但這太打破常規(guī)了吧,哪怕是正劇,不像偶像劇或者胡雯拍攝的那類偏年輕化的電視劇,需要注重所謂的顏值之類,但男主角連個小年輕都不是的話,真的有觀眾愿意去看嗎?
這還有代入感嗎?
看著陳杰一臉的糾結(jié),洛遠笑了笑,他完全能夠理解陳杰的反應(yīng),但因為眼光的優(yōu)越性,洛遠知道,如果真找個年輕人來演狄仁杰,這部劇也就完犢子了。
原版男一號是梁冠華。
在新版話劇《茶館》里,梁冠華出演茶館掌柜王利發(fā),開啟了話劇事業(yè)上的一個高峰期,兩千零一年,在話劇《蔡文姬》里梁冠華飾演曹操,大受好評,加上第二年在話劇《狗兒爺涅盤》中首次飾演農(nóng)民狗兒爺,梁冠華成了北京人藝的三位“臺柱子”之一!
人藝的臺柱子什么概念?
前世的中戲、北影、上戲三大高校,儼然天下演員的筑夢之所,但不到有著神之殿堂美譽的“北京人藝”,實難窺見演繹之精髓。
這是一些業(yè)內(nèi)人士的感慨。
作為超級演技派,馮遠征等人都只是人藝五虎,梁冠華這種人藝的臺柱子是什么概念想必不難理解了,而洛遠考慮到整個娛樂圈的情況,老戲骨中除了同樣話劇出身的薛涼外,沒幾個能勝任《神探狄仁杰》男一號的任務(wù)。
所以,必須是薛涼。
這點沒得商量,而且相信陳杰看完劇本后也會認(rèn)同自己,因為他給陳杰的劇本里,第一個案子開始,狄公就是拜相后被貶謫的年紀(jì),五六十歲的樣子,哪來的小年輕給你使喚…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