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實呢?
他父母雙亡后,誰給過他一口吃的,誰給過他一件衣裳?
反倒是他跟著狐朋狗友學壞以后,這些人幸災樂禍,嚼舌根別提多開心了。
他不爭氣,這些人背后嚼說他,他也不怨恨誰。
但他們也沒有幫過蘇月一把。
他不奢求別人幫他,這些人想道德綁架他,作夢去吧。
當然,他也不會輕易與村里人撕破臉,故意露出一臉為難。
“這批活已經干完了,暫時不需要人手。”
“要不下次有活的時候,我再找你們?”
有人迫不及待追問。
“下次啥時候有活,我先替我兒子報個名。”
陳遠為難的抓了抓腦后。
“這可說不好,得看城里的老板啥時候找我要貨。”
“而且,翠花沒少幫我媳婦,連我閨女的衣服鞋子都是她給做的。”
“長海是我兄弟,又是這么個情況,有活了我肯定要先緊著他們,干不過來再找別人。”
意思很明白,誰幫過我心里有數,你們沒幫過我,還想賺我的錢,且往后排著吧。
事實面前,狡辯沒有意義。
村里人見陳遠油鹽不進,只好走人。
心里存了怨恨,背地里說的更難聽。
甚至有人造謠陳遠和王翠花不清不楚。
“難怪給她說媒她不答應,原來是和陳遠勾搭上了。”
“你以為她有那么好心,自己吃不飽還要把糧食拿去送給蘇月,分明是作賊心虛,哄著蘇月那個傻女子呢。”
“你這么一說我想起來了,去年秋天,我看見陳遠和王翠花一前一后進了玉米地……”
這正是人的劣根性,自己不夠善良,也絕不會承認別人善良,而是要通用抹黑,把對方拉到自己同樣的高度。
閑話傳進王翠花耳朵里,氣的她躲在被窩里哭了一夜,第二天無精打彩來找蘇月,表示不來干活了。
蘇月問她原因,她又不說,急得只能來找陳遠。
“翠花說她不來干活了,你快幫我勸勸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