囡囡的病情穩(wěn)定了,接下來還需要住兩天院才能痊愈。
陳遠不可能一直在醫(yī)院陪著,給馬蘭和囡囡打了兩份早餐,便打聲招呼回廠里,打發(fā)長山媳婦去醫(yī)院給馬蘭打替班。
昨天為了賺那筆意外之財,陳遠幾乎站了一整天,回來又陪馬蘭去醫(yī)院坐了一夜,實在累的不輕。
把日常工作交代給長海,自己回到宿舍倒頭就睡。
這一覺睡的天昏地暗,醒來時已經(jīng)過了午飯時間。
陳遠簡單洗漱后去食堂找剩飯。
幾位大媽見到他滿臉是笑,聽說他還沒吃飯,哪里舍得讓他吃剩的,現(xiàn)開火給他煮了一大碗打鹵面。
陳遠沒進屋,端著碗蹲在樹蔭下,和大媽們聊天。
有意無意提起辦托兒所,問她們有沒有什么意見。
“咱廠里人越來越多,以后還會更多,孩子大些的還好,小的扔在家里也不放心,出點什么事咱心里也過意不去。”
“咱廠里空地多,就在食堂后面這塊空地起兩間房子,再圍個小院,正好辦個托兒所。”
“來上班時把孩子送來,下班時接走,娃娃們有專人照顧吃喝,家長也能專心工作。”
“只是多了一個托兒所,你們就得多受累做吃的。”
平時陳遠平易近人,從來不擺廠長的架子,大媽們都很喜歡他。
也不怕和他說真實想法。
“受累倒沒有什么累的,幾個娃娃能吃得了多少,不過是多添一把米的事。”
“只是咱鄉(xiāng)下娃娃哪有那么金貴,家里有老人的就老人帶,再不濟大的帶小的,只要不餓死凍死就成。”
“哪里用得著特意花錢辦什么托兒所。”
問題是,有人無依無靠,帶上班都得將娃娃帶在身邊。
陳遠和馬蘭沒有太多非工作上的接觸,卻對她的工作態(tài)度和能力都看在眼里。
就算只為了她解決后顧之憂,這個托兒所辦的就值得。
想到這里,陳遠也不聽什么意見了,直接拍板。
托兒所非辦不可,而且要盡快辦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