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亦安當然在花廳見到了四房的祖母,一段時日不見她已瘦骨嶙峋,顯見老了許多,一時神色十分復雜,若說沒有感情,畢竟十幾年朝夕相處,算是這些年她得到的唯一親情,可一想到這親情背后摻雜著利用,程亦安心里就犯堵。
老祖宗將祖孫倆神色收在眼底,當著眾人的面還是吩咐程亦安,
“去將你叔祖母攙去席間。”
甭管內里如何,十幾年養育,面上功夫還得是要有的,省得外頭的人道程亦安歸了房就忘了舊,老祖宗是個豁達人物,深明大義,等閑不將臉面撕得太難看。
程亦安依言照做,那四房老太太握著她細軟的手背落了淚,舍不得挪開眼,
“安安”
回了長房就是不一樣,模樣養嬌了些,眉眼也愈加鎮靜大方。
程亦安慢慢將她手按下,主動替她斟了茶,又回到了老祖宗身旁。
不一會管事的來稟,說是外頭開宴了,老祖宗便笑,
“成,那咱們也上菜點戲本子吧。”
一聲令下,各式各樣的佳肴依次上了桌,大家吃食看戲,喧囂不絕。
比起熱熱鬧鬧的內宅,外院便肅靜許多。
第一日開宴,程明昱一席黑白相間的寬袍端坐在議事廳橫廳之上,里里外外的族人紛紛起身朝族長行大禮,隨后程明昱也起身給幾位祖老長輩還禮,如此落座,方進行第一日的分發份例。
程明昱跟前擺著一張長案,書冊賬目整齊劃一擺在其上,兩名書童侍奉筆墨,四名管家候在兩側,只要他在場,席間從來無人說話,廣袖無風而動,身姿端端正正,即便默然不語,也自有一股凜然氣度。
偌大的議事廳,幾百上千人,愣是無人吭聲,均目不轉睛等著他作為。
民以食為天,第一日發的是口糧。
依照每房人丁數發放,無論老少男女每人一石,無任何可質疑之處,從二房起,至跟程家連了宗依附的偏族,總共五十房人的主事人挨個來他跟前領兌票,先看金額對不對,簽個字畫個押,拿著兌票可去程家庫房領糧食。
程家有兩個糧倉,一個在京城程家園,一個在弘農程家堡,京城這個小些,只供日常用度,程家堡那個才是貨真價實的倉庫,住在京城的在程家園兌,住在弘農老宅的領了兌票去程家堡兌便是,均十分便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