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金鑾殿上坐的是哪位,我程明昱就效忠哪一位,詔書由太后所擬,再由我和孔云杰署名,又是為了逼陛下退位,我程明昱不就是響當當的太子黨了么?程家祖訓不干預黨爭,四海投至程家門下的士子官宦無不是沖著這一處來的,程某若失信于人,程家往后無法在中間派立足,你今日不僅是要拿我內閣首輔的印信,也是想毀了我程明昱的信譽,進而讓程氏門下土崩瓦解?!?/p>
一旦程明昱失信,參與黨爭后,那些攀附過來的家族紛紛會對他報以質疑,那些尋求庇護的官宦也不會再輕易選擇程家,程家將與其他大族沒有任何區別,他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程氏關戶網也將逐漸崩潰。程氏家族將不再屹立不倒。
更重要的是,程明昱之所以將這條規矩視為鐵律,就是想借著這面旗幟不斷壯大純臣的隊伍,為大晉朝廷保留最堅實的基礎,哪怕朝代更迭,依舊有一群人時時刻刻為朝廷效力,為百姓謀福。
“所以,今日這份詔書,程某沒法簽押?!?/p>
王老太爺臉色頓時一寒,抬手指著對面的程亦安,“程明昱,你不顧你女兒的性命了?”
程明昱甚至沒往程亦安看了一眼,他面露無奈,
“王公,我程明昱忝居內閣首輔之位,身上背負江山社稷,也背負整個程氏家族的前程,若是今日受你威脅,我便是棄江山,棄大義于不顧,我將是千古罪人。至于我女兒”
程明昱深深閉上眼,“若王公愿意,程某愿以身相換,換我做王公的人質,還她自由。”
天已徹底黑了,暮雨初停,院子里shi漉漉的一片,為了方便侍衛狙擊,下人只在正廳的廊廡和程明昱所在的穿堂各點了一盞燈,時不時有消息遞過來,說是城中四處有歹人作亂,各兵馬司調集人手到處平亂,王家顯然早有預謀,下了一盤大棋。
這時,一名暗衛進了陸府,悄悄來到程明昱跟前低聲道,
“家主,寧王府被亂民襲擊。”
程明昱眸光一閃,定定看了王老太爺一眼,
“王公真是好手段。”
王老太爺便知程明昱已經得到消息了,他放聲一笑,
“明昱啊,這叫大勢所趨?!?/p>
王并賢在進京的途中已經布好了今日之局。
整個局其實很簡單,大繁化簡,抓住兩個最重要的人。
其一是程亦安,這位是程家與陸家的紐帶,甚至身后還牽扯云南王府。程明昱寵小女兒已是人盡皆知,只要拿住她,便拿住了陸栩生和程明昱的軟肋,別看程明昱不為所動,但王并賢很清楚,他一定不會看著小女兒出事。
其二那就是殺了寧王。
只要寧王一死,那些黨附寧王的人頓時做鳥獸散,為何?
整個皇家只有太子一個繼承人了,皇家三代以內再無皇孫,這些大臣極認血統,除了太子別無選擇,即便皇帝憤怒不甘,可他左右不了朝臣的力量,甚至包括程明昱在內的絕大部分中間派一定會立馬站到太子身旁來,太子本該繼承大統,何必舍近求遠呢。
寧王一死,再有程明昱這道詔書,江山就是太子的了。